“在外就餐想打包剩菜,哪些菜适合打包,哪些不适合?”“酸奶的包装袋鼓鼓的,说明了什么?”“水果有些地方腐烂了,要怎么处理?”“自酿葡萄酒最有可能面临的食品安全风险是什么?”……
生活中,人们常会遇到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所谓食品安全,通常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长期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十分注重食品安全问题,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超过1600项,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已覆盖99%的县市区。
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食品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7.27%,近六成食品种类抽检合格率超过99%,居民消费量大的粮油肉蛋奶五大类食品抽检合格率连续走高。不过,餐饮食品、蔬菜制品、食用农产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水果制品排在抽检不合格率的前五位,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9月20日,国务院食安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28个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宣布将于9月下旬举办以“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为了传播食品安全理念,提升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理解和认识,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推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专项答题活动。
本次专项答题活动得到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食品学会、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北京食用菌协会、北京作物学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通科学技术协会、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背景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指出,食品安全要求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我国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宣传周由国务院食安办于2011年确定,通过搭建多种交流平台,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多条途径,面向社会公众,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交流、普及科普知识活动,因活动期限为一周(因主题日的丰富而适当延长),故称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设置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PK答题、专项答题等不同模式,让您在碎片化时间利用“小屏”提升科学素养。您还可以通过“测测你的数字科学素养”模块进行自测,了解自己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同时,大赛还将从国家战略、前沿科技、社会热点、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应急科普、科学辟谣等不同角度,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项答题活动。
来源: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