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吉大二院核医学科[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第十四期——生殖细胞瘤肿瘤标志物

吉大二院核医学赵医生
原创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吉大二院核医学科主任
收藏

作者:王雨薇

初审:台婧

终审:赵银龙

生殖细胞瘤也称无性细胞瘤或精原细胞瘤,是发生在儿童卵巢及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于多潜能、未分化的生殖细胞,好发于颅内。

国内外其他资料显示,颅内生殖细胞瘤中儿童患者占70%~85%,常发源于鞍区、松果体、基底节和丘脑等部位。原发于颅内的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因肿瘤的位置不同而各异。典型症状总体而言,多饮和多尿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次是视觉困难以及生长异常或运动异常。

由此可见,颅内生殖细胞瘤严重危害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早期及时地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诊断生殖细胞瘤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癌胚抗原(CEA)。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是胎儿期最早出现的血浆结合蛋白,胚胎早期在卵黄囊内产生,之后由肝细胞及消化道产生。AFP在颅内纯卵黄囊瘤中,可成倍增加。在生殖细胞瘤中,AFP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是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在维持孕妇妊娠、胎儿性别分化及防止母体排斥妊娠产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生理功能。HCG是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 其中β亚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作为临床检测一个指标。

多种肿瘤如生殖细胞来源的精原母细胞瘤、绒毛膜癌,以及肺腺癌、胃癌等均表达β-HCG,且不受性激素调控。

有研究表明β-HCG和AFP对男性患者生殖细胞肿瘤诊断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均较好,当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生殖细胞肿瘤时,可进一步提高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敏感度(如下图)。

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可溶性糖蛋白,存在于机体内胚层的上皮组织中。CEA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它的升高可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胰腺癌、卵巢癌等。肿瘤分期晚、瘤体负荷大、肿瘤转移者,也会出现CEA升高。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2021年版)》中曾指出,甲胎蛋白(AFP)和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是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肿瘤标志物。部分生殖细胞瘤患者有合体滋养细胞存在,β-HCG可轻度升高。当β-HCG极度增高应考虑绒癌或含有绒癌成分,AFP极度增高应考虑卵黄囊瘤成分的存在。

综上所述,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生殖细胞瘤的准确性。同时,治疗后定期的肿瘤标志物复查,对判断肿瘤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