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火山群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嫩江市科洛镇境内,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25°30′-126°15′,北纬49°10′-49°30′,东南约60千米为五大连池火山群。火山区分布有新生代火山约23座,较为清晰可辨的火山有10座,它们分别为荡子山火山、平顶山火山、南山火山、尖山火山、大椅山火山、卡山火山、小椅山火山、孤山火山、黑山火山和沐河南山火山。其余火山多呈高地或山包状,较难辨认。
这些火山全部位于嫩江深大断裂带北段东侧(该段断裂的最新活动时间为晚更新世)的科洛河两岸,故名科洛火山群。科洛火山群与五大连池火山群(活火山群)、二克山火山(古火山)大约在同一时期喷发,也常被统称为“二五科火山群”。2017年黑龙江省林业厅正式批准科洛火山群所在景区为省级森林公园。
黑龙江省科洛火山群部分火山位置图(左图)和科洛火山群南山火山与科洛河俯瞰图(右图)(图均源于吉林一号卫星对地观测影像)
科洛火山群整体属于中心式喷发类型,自新生代上新世开始多次喷发至全新世结束。火山区内发育的北东向断裂与火山群的展布方向一致。火山区内主要火山岩类为碱玄岩、玄武岩和玄武质浮岩等,火山岩分布面积约350平方千米。火山群中黑山火山海拔最高,约542米。相对高度最高的为南山火山,约107.7米,海拔约447.7米。
火山地貌主要包括火山口、火山锥、熔岩台地等。因农田开垦和大量火山岩开采,致使火山群中的部分火山锥体遭到破坏而残缺不全。火山区内流淌的科洛河,过去被称为科洛尔、霍洛尔、赫棱等,达斡尔语为柳条岸边之意,满语为马棚。科洛河源自小兴安岭北段西麓,西流汇入嫩江,全长约342千米,河宽约50米,水深约1.2米,流域面积约8574平方千米。
科洛火山区的地壳厚度较薄,火山区内的火山岩类从古近纪到近代呈正向演化的趋势,接近于东非大裂谷,而且火山区的新构造行迹具有南北方向的延伸趋势。火山区的地球物理勘探结果显示,火山群的底部中、下地壳范围内存在地幔岩浆源的补给。现有的火山区地震监测资料显示,1960年以来科洛火山区及毗邻地区共记录到3级以上地震88次。
其中,火山区内发生的地震以微地震为主,偶尔发生有感地震,记录到2.0级以上地震20余次,均为构造型地震(资料源于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地震局)。目前,火山区内已发现多处泉眼,释放的火山气体包含H2O、Rn、CO2等,它们以地壳源和大气源为主,混有少量的幔源组分,以上证据均表明科洛火山群现今仍有活动。
南山火山是科洛火山群中最为著名的一座火山,当地又称之为平顶山,喷发时代为全新世。该火山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火山结构和清晰的火山地貌,其火口在植被的覆盖下呈浑圆状。火山口直径约140-150米,深约100米,火山底座直径约800米。在火山口的北西侧育有一个寄生火山锥,其火口呈漏斗状。南山火山活动经历了早期较强爆发和晚期大规模岩浆溢出过程,由此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玄武质火山渣锥和熔岩流。在其南侧的熔岩台地中可见到与熔岩流动有关的微地貌,如块状熔岩锥、裂缝、塌陷谷、流动构造。
与危地马拉富埃戈大型活火山(海拔约3763米)、意大利埃特纳大型活火山(海拔约3357米)和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大型活火山(海拔约2194米)相比,南山火山虽缺少了些雄伟壮观,但它仍展现出了活火山独特的优雅风韵。南山火山喷发后期溢出的大量熔岩流对科洛河下游的河道进行了改造,熔岩流侵占了部分河道,改变了科洛河的原始流向,致使科洛河的河道变窄、弯曲和部分干涸,下游形成许多洼地、河曲以及沼泽。俯瞰现今的科洛河弯弯曲曲地流淌在南山火山的南部,与河流附近二十多个大小不等的湖泡相组合,酷似南山火山“烫”了“头发”一样!所以说,火山也“懂”时尚!自己竟然“烫”了一个大波浪!此外,南山火山还拥有石洞、石林、石庙、石人等独特景观,沿人工台阶登上火山顶,可以南眺科洛河,北望山河农场。尤其春秋两季,大自然将南山火山、山林、农场草原和舒缓的科洛河融合在一起,层次分明,多姿多彩,可谓风景十步一画,画画传情。
云雾缭绕下的黑龙江省科洛火山群南山火山(图源于网络)
危地马拉富埃戈大型活火山、意大利埃特纳大型活火山和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大型活火山(图均为原创图件)
尖山火山位于科洛火山群的西南部,海拔约341米,火山底座直径东西向约250米,锥体为尖峰状,整个锥体主要由柱状节理的玄武岩构成。严格来说,将尖山火山归于熔岩穹丘似乎更为合理,因为该火山属于岩浆末期喷溢结束的产物。尖山火山最初是岩浆的一个主溢出口,在其东侧还有另两个小的溢出口。
早期岩浆从三个溢出口向四周流淌,末期喷发强度减弱,粘稠的岩浆在火山通道中无力喷溢而被缓慢地挤出地表,形成熔岩穹丘。现今由于人工开采山体岩石,在锥体西侧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剖面,将火山锥体内部及底部的特征呈现出来。火山锥体的横切面基本全由柱状节理玄武岩构成,柱状节理的横截面多数为六边形和五边形,也可见四边形及三边形,节理长度不一,短者几米,长者十几米。火山锥体中下部柱状节理大致竖直,略微呈放射状,从两侧向中心产状逐渐变陡,表现为侵出穹丘中心相。
出露的玄武岩中可见辉石巨晶及橄榄石捕掳晶。玄武岩柱状节理的生长面通常与冷却面相垂直,顶部柱状节理整体产状近于水平,由此可知顶部柱状节理的冷却面处于垂直方向,表明顶部为熔岩流溢出口。柱状节理的形成,往往要求岩浆成分相对均一、流动速度和冷却速率较慢。而尖山火山锥体玄武岩形成的特征,反映出了科洛火山群该时段内的火山喷发动力较弱或火山活动趋于平静。
黑龙江省科洛火山群尖山火山玄武岩(上图,图源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黑龙江省镜泊湖玄武质熔岩(下左图,图源于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和吉林省长白山天池火山玄武岩(下右图,图源于吉林省地震局)
大椅山火山位于科洛火山群的中部,海拔高度约442.4米,底座直径东西向约600米,火口内径约140米,深约25米。由于火山口近西北方向有缺口,远望其轮廓呈椅子形,被当地人称为大椅山。火山锥体南坡因长期人工挖掘采石破坏较为严重,在采场内可看到锥体底部紫红色巨厚层状火山熔岩、熔结角砾岩和熔结集块岩,上部为红、黑色玄武质火山渣。
小椅山火山位于大椅山东侧约6公里,该火山拥有东、西两个锥体,西侧锥体海拔高度约456米,底座直径约500米,锥体主要由碱玄质火山渣构成;东侧锥体海拔高度约439米,底座直径约400米;两个锥体各有一个近圆形的火山口。
总之,科洛火山群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虽然比不过镜泊湖大型活火山区玄武质熔岩与生俱来的磅礴气势,也不及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大型活火山区玄武岩独有的擎天拔地,但它宛如一本古老的“历史书”,向我们讲述着漫长而又复杂的区域火山演化史和当年的“汹涌澎湃”。
科洛火山群的火山喷发物含丰富的钠、镁、铝、硅、铅、锰、铁、磷、镍、钴等矿物质,火山区土壤肥沃,有利于植物生长利用。并且科洛火山区内生长着近百种植物,包括贝母、党参、黄芪和龙胆草等中药材30余种,黄菠萝树、椴树、山榆和核桃树等植被20多种。
五味子、山木耳、山核桃、山葡萄和桦树蘑远近闻名,其中五味子和山核桃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1980年科洛火山区被列为黑龙江省省级五味子保护区,明显提高了火山区的农业经济、水源涵养和生态旅游价值。
东北地区五味子(左图,图源于网络)和山核桃(右图,图源于网络)
本期科普结束!小伙伴们,我们下期见!
本期参考文献:
[1] 殷娜, 余中元, 周兆军, 等. 嫩江断裂带北段的第四纪活动特征初步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 2019, 14(1), 164-173.
[2] 闫东晗, 徐智涛*, 徐岳仁, 等. 伊通-舒兰断裂带四平段14C定年及构造意义[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2, 42(8): 835-839.
[3] 陈洪洲, 余中元, 许晓艳, 等. 嫩江断裂构造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J]. 东北地震研究, 2004, 20(4), 7.
[4] 张柳毅. 黑龙江省科洛火山群火山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D].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硕士论文, 2012.
[5] 盘晓东, 徐智涛, 李萌萌, 等. 长白山全域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多重自然灾害及生态安全评价报告[R]. 吉林省地震局, 2022.
[6] 李忠伟, 徐智涛, 闫东晗, 等. 郯庐断裂带北延伊通-舒兰断裂四平段基于高分辨率遥感解译技术活动断层探察项目报告[R]. 吉林省地震局, 2020.
[7] 叶希青, 徐智涛*, 孙立影, 等. 吉林老虎山火山区中新世碱玄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 地球科学, 2024, 49(4), 1352-1366.
[8] Xu, Z.T., Sun, L.Y., Ye, X.Q., et al.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dikes in the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ic field (NE China)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coeval Jingbohu and Longgang monogenetic volcanic fields[J].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23, 66 (3), 814-831.
[9] Chen, Y., Ai, Y., Jiang, M.,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potassic intraplate volcanism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joint tomography of ambient noise and teleseismic surface wave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21, 126(8), e2021JB021856.
[10] Xu, Z.T., Ye, X.Q., Pan, X.D., et al. Geochemistry of apatites from preshield and postshield basalts and their petrogenetic implications: A case study of the Naitoushan basalt and Heishigou dike in the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o, NE China[J].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2024, 118: 345-366.
[11] Ye, X.Q., Sun, L.Y., Xu Z.T*., et al. Geochemistry and zircon U–Pb dating of Early Jurassic syenogranite in the Kaoshan area, southern part of the Zhangguangcai Range, NE China,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J]. Geological Journal, 2021, 57(1), 440-461.
[12] Xu, Z.T., Liu, Y., Sun, J.G., et al. Nature and ore formation of the Erdaohezi Pb-Zn deposit in the Great Xing’an Range, NE China[J]. Ore Geology Reviews, 2020, 119, 103385.
[13] Zhang, K., Liu, Z.P., Xu, Z.T., et al. Microbial and hydrothermal dolomite formation in Early Cretaceous lacustrine sediments in Yin'e Basin: Insights from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J]. Sedimentary Geology, 2024, 471, 106739.
[14] Du, J.G., Li, SQ., Zhao, Y., et a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es from the Wudalianchi volcanic area, northeastern China[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1999, 73(2), 225-229.
[15] Li, M.M., Xu, Z.T*., Ventura, G., et al. Geochronology and petrogenesis of Early Pleistocene dikes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 volcanic field (NE China) based on geochemistry and Sr-Nd-Pb-Hf isotopic compositions[J].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1, 9, 729905.
本期作者:李萌萌 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 吉林省地震局 工程师
徐智涛 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 吉林省地震局 博士
孙立影 吉林地震台 吉林省地震局 助理工程师
叶希青 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 吉林省地震局 工程师
Sveva·R·M 意大利那不勒斯维苏威火山观测站 佛罗伦萨大学 博士
Alessandro·S 意大利那不勒斯维苏威火山观测站 佛罗伦萨大学 助理研究员
Carolina·B 意大利那不勒斯维苏威火山观测站 英国剑桥大学 博士
吴海军 五大连池地震监测中心站 黑龙江省地震局 高级工程师
徐岳仁 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 研究员
任芳语 吉林地震台 吉林省地震局 助理工程师
贺奇 吉林省地震局信息中心 助理工程师
Salvotore·G 意大利卡塔尼亚埃特纳火山观测站 高级研究员
李忠伟 吉林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 吉林省地震局 高级工程师
冯靖乔 吉林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 吉林省地震局 高级工程师
Stefano·C 意大利那不勒斯维苏威火山观测站 高级研究员
焉恒琦 吉林地震台 吉林省地震局 助理工程师
阮庆丰 吉林地震台 吉林省地震局 博士
张森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博士后
张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古阿雷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高级工程师
张朋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高级工程师
褚小磊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
禹禄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 博士
马小溪 吉林地震台 吉林省地震局 博士
Aldo·B 意大利那不勒斯维苏威火山观测站 高级工程师
声明:本期文中所有图片及文字均为公益科普,不存在任何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