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去敦煌“打卡”发现:月牙泉居然变“胖”了?

科普时报
原创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国庆假期来临,很多人前往甘肃敦煌“打卡”,听说以弯如新月而闻名的鸣沙山月牙泉变“胖”了,形同“初八初十的月亮”了,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去一睹沙漠奇观芳容。

月牙泉为何变“胖”

近年来,月牙泉平均观测水位稳步回升,至2021年突破3米,近两年稳定在3.2米左右,到目前水域面积稳定在27.45亩,变得丰满圆润起来。

关于月牙泉变“胖”的原因,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林科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副研究员崔桂鹏解释说,月牙泉的湖水主要是靠地下水补给。每年9月,月牙泉水面大概率都会略微变“胖”,这是因为此时当地生产生活耗水量相对于酷夏有所减少,再加上入秋后降温,蒸发量也减少,使得地下水位略有回升、水面宽度相对扩张。

因过去一段时间千年古泉日渐消瘦,月牙泉曾面临消失的危险。到20世纪90年代末一度露出湖底,最低时水域面积仅2.56亩左右。对此,科研人员通过各种方法给月牙泉补水,最终“师法自然”,一方面遵循地下渗水规律对水源地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辅以人工水源调控。在距离月牙泉5公里的地方,修建了人工储水设施,可以通过地层自然渗透调节月牙泉水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近自然”调节效果。

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

月牙泉是由敦煌绿洲地下水补给形成,加上三组风向交互发力,把鸣沙山下的流沙往上刮,于是造成了沙不掩泉的奇观。

巧合的是,鸣沙山因为特殊的风场,流沙常年不入月牙泉,可谓“天造地设”。崔桂鹏进一步解释说,月牙泉坐落于鸣沙山高大沙丘的丘间地上,其形成与党河有关。地质学家研究发现,月牙泉所在之处曾经是党河古老时期的河道。随着高大沙丘移动至此,阻挡了河道,党河另辟新河道而去,废弃的这段河道便被沙丘塑造成月牙泉的轮廓。党河的河水通过鸣沙山之下的地层,不停地供水,便形成了月牙泉的当今模样。

月牙泉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将泉水映衬得更加美丽。不少游客表示,无论月牙泉“胖”与“瘦”,它都是那样优美动人,前往“打卡”,不虚此行。

评论
湖北胡石伦
太师级
月牙泉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将泉水映衬得更加美丽。
2024-10-03
科普中国●yling
进士级
月牙泉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月牙泉,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月牙泉会越来越“胖”,越来越美,成为沙漠中一道永恒的风景线,也为更多面临生态环境挑战的地区带去希望和启迪。
2024-10-03
科普中国●yling
进士级
月牙泉的变“胖”,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人类努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希望,也激励着我们继续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月牙泉变“胖”的故事,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这片沙漠绿洲,让它永远保持生机勃勃。
202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