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 婧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心理治疗师
审核:李清伟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主任医师
“小孩子能有什么烦恼啊?不像我们大人,工作又忙又累”“我觉得TA就是想玩手机不想去学校,找各种身体不舒服的理由”“住院?吃药?那TA学习怎么办……”
大人们好像总是很难理解青春豆蔻里的抑郁,一句“少年哪识愁滋味”将本应该产生的情绪问题一笔带过;一句“矫情做作不上学”给本应解决的情绪问题扣上了一顶帽子。所以,少年真不知愁滋味吗?
01/ 解密 青少年抑郁是为何物
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显然,一旦患上抑郁,就像被一只如影随形的“黑狗”缠住,几乎无法好好工作与生活。
住在青少年身体中的“黑狗”,仿佛不似成人般的凶狠。青少年群体本身就十分特殊,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少年开始渴望独立,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依赖父母,产生了“离家趋势”。在心理上则表现出了一定的“闭锁性”,他们不愿意轻易向外界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然而,恰恰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情绪十分容易出现波动。他们既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关爱,又害怕被他人了解和评价;既希望保持独立和自主,又难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这种矛盾性使得青少年的情感世界变得复杂而多变。
矛盾、敏感、渴望独立又无法独立、幼稚与成熟并存……让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饱受情绪的困扰。一旦长时间的纠缠与拉扯让TA们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时,“黑狗”就会悄然出现,一口咬住正在痛苦的青少年们。而被“黑狗”咬住的青少年们,常常披着不愿学习的外衣。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显示,诊断情绪障碍的儿童青少年中曾经有过请假经历的占82.3%,有过休学经历的占53.85%,平均休学次数为1.71次。第一次休学的平均年龄为13.74岁,主要集中在14岁。
02/ 观察 青少年抑郁是何表现
本质虽相同,但是青少年与成人抑郁表现存在较大差异,以下症状在青少年中更为常见。
(1)易激惹或愤怒情绪:与成人抑郁所表现出的低落不同,青少年的抑郁通常是以愤怒为主。愤怒、尖叫,无法讲明的痛苦往往以这种极端的形式来表示,似乎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被外界关注。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难以解释的躯体疼痛:青少年表达情绪的方式总是十分的单一,但他们的内在情绪十分复杂多样。所以,那些没有被表达出来的情绪在身体内堆积,就逐渐转变成了游离在身体各处的不舒服,头痛、头晕、胃痛就成了TA们的“口头禅”。
(3)动力减退,学习困难:抑郁导致的动力减退和学习困难也让青少年十分痛苦,且无法控制,哪怕是拿起最轻的笔、端起吃饭的碗都会耗尽TA的全部力气,更不用说上课和学习这种十分耗神的事情了。
(4)自伤自杀:情绪如同雨后春笋一茬一茬地产生,宣泄的出口却单一且无用,痛苦终有一天积累到青少年们能负担到的极限时,自伤自杀就变成青少年们常用的摆脱痛苦的方式。
03/ 缘起 青少年抑郁是何缘由
(1)遗传因素,青少年抑郁的种子:如果家族有类似疾病,那这个家庭的孩子患有抑郁的可能性高出2~3倍。但作为抑郁的种子,若没有后天的“阳光雨露“,这颗种子不会发芽生根。
(2)家庭因素,种子发芽的重要养分:生病的孩子,往往有个生病的家。《2023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提到,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青少年从孩童初始就依赖着家庭这片土壤,父母关系不良、要求过高、家暴等都会促进青少年抑郁这颗种子快速成长。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学校因素,发芽生根的另一原因:日复一日的学习、考试、学习内容枯燥形式单一 、缺少“社会性学习活动”、学习受挫,压力过大等等让TA们心理健康这根弦紧紧地绷住,若是一旦出现被忽视或被霸凌、师生,同学关系紧张等情况,这根绷住的弦可能“说断就断”。
04/ 动作 青少年抑郁如何应对
(1)家长:家长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中显示,超过四成(41.8%)的家长在孩子主动求助3次及以上才带其就医。及时的支持是家长能做到的最简单的事情。
(2)学校:学校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也是营造康复环境的重要一环。
(3)医院:医院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后托底,在康复方面,及时的干预对青少年抑郁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最重要的是,家校医协同联动。医生能提供规范的心理疾病诊疗服务,通过综合治疗方法技术帮助孩子减轻心理痛苦、缓解症状,但医生无法替代家长、学校的角色,也无法替代同辈交际、社会接触的作用。所以,彻底帮助青少年摆脱“黑狗”的束缚,帮助TA们回归生活和社会,必须由家庭-学校-医院三方合力,共筑青少年抑郁康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