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杨英 军事医学研究院 教授
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口腔内,特别是在婴儿和老年人中较为普遍。宝宝得了鹅口疮具体有以下临床表现。
(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宝宝也没有明显痛感,有时仅在进食时会出现不适。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啼哭、食欲不佳、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会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严重者可继发感染,造成败血症。
(5)远期并发症:宝宝会因疼痛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痛,拒绝喝水,有可能出现脱水。此外,若不及时治疗,白念珠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