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元新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宋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肠道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如果肠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被破坏,肠道内的消化液以及内容物就会漏到其他地方,比如漏到腹腔内,漏到体表外,或者漏到其他空腔脏器内,这种情况叫肠瘘。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消化液或肠内容物漏到体表外,叫肠外瘘;漏到其他空腔脏器内,叫肠内瘘,在临床中肠外瘘比较常见。
一、肠瘘是怎么引起的?
肠瘘的常见原因有手术、创伤、腹腔感染、恶性肿瘤以及肠道炎症、先天性疾病等。
手术是肠瘘最常见的原因,它作为一种手术并发症,常见于胃肠道手术中肠壁缝合不佳的情形,导致缝合区域发生消化液或肠内容物的泄漏,这些液体可能通过腹腔引流管流出体外,或在手术切口处外溢粪便或消化液,其症状显著且易于识别。
此外,腹部外伤可致肠壁受损,而肠道炎症性疾病如腹腔脓肿、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及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等,能引发腹腔感染与肠管坏死,进而促使肠瘘的形成。恶性肿瘤,特别是肠道内的恶性肿瘤,因其侵犯邻近组织,亦可能成为肠瘘的诱因。
另外,放射线照射、化疗药物也可损伤小肠、结肠以及直肠,损伤肠道黏膜和肠道血管壁的结缔组织,严重会导致肠壁坏死、穿孔,从而诱发肠瘘。
二、肠瘘有什么危害?
肠瘘是肠管之间、肠管与其他脏器或体外出现的病理性通道,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会引起感染、体液丢失、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肠内瘘可引起比如腹泻、营养障碍、反复发作腹痛、高热、呕吐、嗳气有粪臭味等。肠外瘘一般表现为体表瘘口形成,瘘口中有肠液、粪便流出,伴感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肠瘘不及时治疗,会因严重感染、重度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等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三、腹部手术导致的肠外瘘怎么治疗?
腹部手术后一般都会放置引流管,术后4-6天是肠外瘘的高发期,特别是胃肠手术。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术后若引流管位置恰当,引流状况良好,则应尽早建立滴水系统,实施持续冲洗与负压吸引,直至约14天后窦道形成,此时可更换为腹腔双套管。若引流效果不佳,并经评估确认存在脓腔,则可在CT或B超引导下行穿刺处理,随后建立腹腔引流通道,并力求扩展至能够置入腹腔双套管的程度。
如术后引流不畅,导致脓毒症症状显现,甚至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则需及时施行开腹手术以清除腹腔脓肿并确保双套管正确安置。对于瘘口处,应置入双套管以促进其成为管状瘘并最终自愈;于平卧位时,应在盆腔、左结肠旁沟、右结肠旁沟及肝下等低位区域放置腹腔双套管。此外,还需建立肠内营养供给路径,以为后续的营养支持奠定基础。
肠外瘘在急性期可能伴随脏器功能障碍乃至衰竭,需控制出血,提供营养支持,并维持水电解质及血容量平衡。度过急性期后,病情进入稳定阶段,瘘口形成管状瘘,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当管状瘘形态良好时,通过有效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许多患者可在此阶段实现自愈。少数未能自愈的患者将进入第三个阶段,需进行确定性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并重建消化道;部分患者若伴有腹壁问题,则需施行腹壁修复术。
肠外瘘属良性疾病,因手术引发的肠外瘘,在经过妥善处理或自行愈合后,大多数患者可获得完全康复,但亦有个别病例可能会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