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说说重阳佳节的丰富习俗及来历

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协会

重阳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历史源头久远,虽不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但也有登高远眺、秋游赏景、敬老求寿、采茱萸等各种草药、赏菊和饮菊花酒等丰富节日习俗。

首先,“重阳”之名大致出自《易经》“阳爻为九”的说法。《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极数)。农历九月九日恰是两个阳数重合,故称重九、重阳。古人认为此日是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是寓意美好的吉祥日,**因此便**会饮宴祈寿。1988年我国更将重阳节作为法定“老年节”(“国际老年人日”是每年10月1日)。
重阳节正值农业丰收之后、深秋之时,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便有重阳登高、畅享清气的民俗。此时即将迎来漫漫长冬,人们祭天以求解除冬日“凶秽”。重阳作为节日普及于汉代,汉代《西京杂记》一书就收录了古时重阳的求寿之俗,慢慢又杂糅了多种民俗,到唐代已确定为正式的节日了。
古人重阳登高主要是登山、或登亭台楼阁,不仅是为秋日畅享清气,更是为登高望远、思念亲人。同时,道教认为九月九日可“升天成仙”,更应在重阳登高祭拜求仙,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诗中就写:“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诗人因访友不遇而临秋登高,表达对友人的思念、邀请友人在重阳时再共同携酒登高而醉。
古代重阳流行“插茱萸”习俗,多在黄河、淮河、长江流域。茱萸是一味草药,具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功效,能明目醒脑、消积食、治寒热,也用来制酒。采摘和佩戴茱萸在唐代已很普遍,重阳登山插茱萸便有驱风辟邪、健体益寿的寓意。
古代重阳有吃“重阳糕”习俗,也称做花糕、菊糕、五色糕,古今制作方法均不固定、各地都是些松软糕类,讲究作九层、宝塔状。重阳时以糕放在儿女头上、念念有词,祝愿儿女百事俱高。还可在糕上插茱萸,是用“吃糕”代替“登高”。

最后说一首别致的重阳诗、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重阳宴会,满园金黄菊花、独有一丛似霜白菊!就像老人来到少年们的酒席之中。诗人虽年老但仍有少年情趣!以花喻人、新颖别致,正是有情、有境、有趣。
总之,重阳节是寓意着生命力旺盛,在此借白居易的“白头翁入少年场”,祝福大家重阳佳节好心情、身体健康,人生事业“步步登高”、美好生活“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