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曾在浙江发现“鸟类大熊猫”,浙大97岁老教授获中国动物学会成就奖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原创
浙江科普是浙江省科协旗下官方科普账号。
收藏

头戴鸭舌帽、腰板挺直、耳聪目明、逻辑清晰,这是97岁的诸葛阳——在浙大启真名苑一楼的客厅里,外面的树木郁郁葱葱,不时有鸟儿清脆的鸣叫。

这些鸟儿,就是诸葛阳研究并钟爱的动物之一。

诸葛阳是浙大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作为著名的动物生态学家,他最近获得了中国动物学会“长隆成就奖”。这个奖是中国动物学会设立的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动物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

从农田的黑线姬鼠到珍稀的白颈长尾雉,从城郊田野到沿海岛屿,诸葛阳曾积极开展动物资源调查,组织并编著《浙江动物志》,大力推动了区域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的发展。在1986年,他发表了我国第一篇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率先验证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理论,开创了我国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

97岁的诸葛阳教授。

40多年前,首次在浙江发现“鸟类大熊猫”

诸葛阳现在还有些自豪,在偶然间,自己成为了浙江“黄腹角雉”的第一位发现者。

那是1981年5月,诸葛阳去温州乌岩岭进行动物资源调查,林场职工捕获了一只雄性“山鸡”幼鸟。诸葛阳发现这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这在浙江省是首次发现。

黄腹角雉被国际列为濒危物种,被誉为鸟类中“大熊猫”。

“常在茂密的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非迫不得已,一般不起飞。在大山里寻找它的踪迹并非易事。” 诸葛阳回忆起当时发现黄腹角雉的场景还兴奋,“黄腹角雉濒危的主要原因包括繁殖难度大、自然界中天敌较多等。”

在此后20多年时间里,中国科学院院士、鸟类专家郑光美团队以乌岩岭为基地对黄腹角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期间,诸葛阳多次和郑光美同住在林业工人家里,一起野外工作,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报告。

郑光美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文集》的序言中写道:对于在野外工作的人来说,一般人回到驻地之后多是尽早洗漱休息,而诸葛阳则是躲在一旁便写笔记边思考。

目前,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黄腹角雉的唯一保种基地和原产地人工繁殖基地。目前全球仅存5000余只,其中乌岩岭内总量500余只,是目前我国已知的野生黄腹角雉种群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诸葛阳教授的工作照以及发现的动物照片。

上山下海,用“脚”守护生物多样性

“海岛生态系统和大陆相比较单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层次和关系也不甚复杂,就可能出现动物种类较少而密度较高的现象。”上世纪70年代,诸葛阳去洞头岛进行了鸟兽初步调查,发现“麻雀多,老鼠多,和大陆上不同,它们广泛分布于海岛的各种生境,这种分布上的生态补偿作用非常明显”。

这些研究,为他后来发表的我国第一篇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供了研究基础。

诸葛阳拿出一摞老照片,他说那是几十年野外调研用“脚”留下的印记。

那些照片里,有他拿着望远镜的工作照,有他和研究生在野外烈日下的合影,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动物。

“要研究一个动物,需要晓得它的活动范围、习性、繁殖等,这一套你都需要十分熟悉,这需要研究者深入实地才能做到。”因此,诸葛阳当时长期住在农民家里,早晨抹黑起来上山观察,晚上要等动物栖息才抹黑返回。

野外生活条件简朴、工作强度极大,诸葛阳第一次进天目山时,路边草丛中的蚂蟥特多,一有动静,它们立刻从路边草上爬到脚上,常被叮咬出血。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诸葛阳便与青年教师、研究生一起开展全省性动物资源调查。数年时间,浙江省的自然保护区、山区及海岛,都留下了诸葛阳的足迹。

1993年,诸葛阳退休,但实际上,他一天都未曾离开自然保护事业,85岁时还去了景宁山区调研。至今浙江省内已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中绝大多数是由他和他的团队进行考察、申报批准的。

中国动物学会证书和奖章。

客厅一角,摆放着一架钢琴。“我最近在学钢琴,虽然不精通,但可以锻炼我的大脑。”诸葛阳用食指戳了戳脑门。

他说自己每天都有很多活儿要干:练字、弹钢琴、拉二胡、做保健操……为了减缓身体机能的退化进程,他结合自身实践,总结了四条具体经验,即生活规律、适当运动、社会交往、心态平衡。

接近百岁的诸葛阳,坚信好身体离不开他对“活到老学到老”的坚持。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科普达人精英
太傅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024-10-16
科普ZSL
学士级
已阅读
2024-10-17
晨晖王志超
贡士级
已学习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