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身体内部,血管网络犹如一条条看不见的生命之河,它们负责输送养分与氧气,维持着生命的活力。
髂静脉就是下肢静脉系统这条河流中至关重要的一段。当它受到 “重压”时,“血流”不畅,甚至“断流”,人们就容易患上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产生下肢肿胀、下肢静脉曲张等症状。这时,专门的血管支架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这款支架是专门针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而设计的,可以完全满足不同阶段血管病变的临床需求。”归创通桥科技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赵中告诉记者,他们研发了一款支架,可以帮助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血管通畅率能达到100%。
髂静脉支架 受访者供图
在手术中,植入髂静脉支架需要精细的操作。患病血管和正常血管相比,要更扁、更狭窄。“充气”后的球囊先把血管“撑开”,为后续支架的进入而提供空间。收缩的支架随后像小蛇一样放入被“撑开”的血管里,再快速释放,提供高支撑力,使得支架能够维持预定形态,保持血管的通畅。
“看起来简单,但是每个人的血管粗细都不一样,受到压迫的血管情况也不尽相同,以往并没有专门应用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支架,只能用其它支架替代,常常出现不贴合血管壁的情况。”赵中说。
赵中介绍,髂静脉支架具有符合生理解剖特性的斜口设计,不会过多伸到对面的血管里面,避免干扰对侧血流。与此同时,它不仅可以改变粗细,而且径向支撑力也是渐变的,能够抵御髂动脉压迫,使支架本身更贴合。据了解,这款专门用于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支架系统经过多次迭代,已经为近百名患者提供了医疗支撑。“这个数字在明年或将达到两万。“赵中说。
赵中表示,自己在12年前回国创业,当时的医疗器械国产占有率比较低,大部分以进口为主,于是他决心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就这样,从创新原创设计到产业化的这条路,赵中走了七年。
回忆起支架的雏形,赵中说:“一切起源于一张餐巾纸”。7年前,赵中参加一场学术会议,间歇时与一位教授相谈甚欢,灵光乍现,自己随手将支架的结构与技术特征画在了餐巾纸上,两个人对着产品“画稿”兴奋不已。
像这样,赵中他们通过“灵光一闪”与“垂直深耕”而产出的“宝藏”并不少:血管慢性闭塞开通系统就像是放进血管里“打隧道的盾构机”,能够帮助堵塞的血管打开通路;超高压球囊放到血管里面,经过“充气”后,可以把原来狭窄或闭塞的血管给撑开……
赵中(右一)被评选为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家” 受访者供图
今年5月30日,由浙江省科协、省工商联等五单位评选出的浙江省首批 “科技型企业家”名单出炉,赵中成为榜上一员。谈及此事,赵中表示“非常荣幸,科技人员能成为企业家并非易事。”医疗器械需要多学科综合,材料设计、技术加工、企业运营……方方面面都要考虑,“仅仅是科研好、研究能力强,是做不好医疗器械的”。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能研发具有创新性、差异性和高临床价值的产品,稳步推动及引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外周静脉介入或许是个比较陌生的词汇。但是静脉疾病其实是非常常见,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髂静脉压迫综合征都是我们身边高发的疾病。
数据显示,静脉疾病占据了血管外科疾病中的半壁江山,中国现有患者超1亿。在临床上,静脉疾病发病率大约为动脉疾病的6倍。在患者基数达亿级的静脉疾病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备受关注。赵中团队研发专门用于治疗这一疾病的支架,如今已经帮助近百位患者重返健康。
正如赵中所说,静脉介入领域产品的开发考验的不只是单个产品的开发能力,也不是只是懂技术就能够做好。既要创新,也要懂设计;既要研发,也要会经营。在打造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科技型企业家”需要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扛起作为科技创新的探索者、产业升级的领跑者、社会责任的践行者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