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了三十岁,提醒我们不再年轻的
除了日渐稀疏的头发
还有日渐脆弱的胃
胃痛、恶心、反酸......
好好的胃,怎么就病了?
其实很可能是沾染了
一种叫幽门螺杆菌的细菌。
今天,i博士就来揭开幽门螺杆菌的“真实面目”,帮助大家全面了解这个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
据2023年中国疾控中心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
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数据显示
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
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幽门螺杆菌感染更为普遍。
感染率如此之高
幽门螺杆菌是怎么如何传播的?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或粪-口途径传播,如共用餐具、接吻或摄入被感染者的唾液等。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4年
就将幽门螺杆菌列为
导致胃癌的1号致癌因子
2021年,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
将幽门螺杆菌明确列为一类致癌物
那么,感染有这么可怕吗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患胃癌的概率约1%,因为引起胃癌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超重、嗜酒、吸烟等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网友:听到医生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那我怎么自己有没有感染呢?
临床检测方法主要有2种:
1、呼气试验(C-13或C-14尿素呼气试验),仅吹口气就能完成。
2、胃镜检查,监测胃、食管、十二指肠的整体状况,建议40岁以上定期做这个检查。
大量研究证明,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能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和降低溃疡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使约80%的早期胃MALT淋巴瘤获得缓解。在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发生前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阻断Correa模式“肠型胃癌演变”进程,几乎可完全消除肠型胃癌的发生风险[6]。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根治幽门螺杆菌
1.我国的指南推荐在感染初次和再次根除治疗中使用包含铋剂的四联方案,即1种铋剂+2种抗生素+1种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使用。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铋剂:如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可以保护胃黏膜,提高根除率。
抗生素:如甲阿莫西林、四环素等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艾普拉唑等,可以抑制胃酸分泌。
另外,还可采用大剂量二联方案治疗,即大剂量阿莫西林+大剂量质制泵抑制剂。
2.改善生活方式: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戒酒、过度食用辛辣油腻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做好厨房的消毒卫生工作。
预防和根治幽门螺杆菌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改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接受定期检查和治疗等。只有全面采取措施,正确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传播。
问:感染幽门螺杆菌但没感觉,还要治疗吗?
要。
一是没症状不代表没影响;二是会增加传染给家人和孩子的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应重视合理诊疗及根除治疗。一旦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无抗衡因素存在,均应鼓励进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治疗会减少或消除幽门螺杆菌长期慢性炎症带来的各种影响。根除治疗还会带来显著的社会获益,如传染源减少、家庭内部及人群内的传播减少,可有效降低胃癌等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提高生活质量等。
看了这么多
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感染
那在生活中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采取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因此在家庭和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可以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可以帮助清除口腔中的细菌,减少感染风险。
3.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食、喝生水,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及长期大量饮酒。
4.防止母婴传播:避免口对口喂食婴儿,不要将食物嚼碎后再喂给婴儿。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饭前便后、接触污染物后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6.定期接受检查: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感染,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胃病患者、家族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的人,更应该定期进行检查。
一旦确诊,请及时到消化内科
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一步诊治
以免伴随终身
并传染给家人朋友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消化内科三级专家 曾宪晖
【参考文献】
1.Malfertheiner, P., et al.,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the Maastricht VI/Florence consensus report. Gut, 2022.
2.Lee, Y.C.,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and Gastric Cancer Incid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astroenterology, 2016. 150(5): p. 1113-1124.e5.
3.Thrift, A.P., T.N. Wenker, and H.B. El-Serag, Global burden of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ical trends, risk factors,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Nat Rev Clin Oncol, 2023. 20(5): p. 338-349.
4.Wang, F.,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induced gastric inflammation and gastric cancer. Cancer Lett, 2014. 345(2): p. 196-202.
5.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5th Report on carcinogens. Available at: http://ntp.niehs.nih/. gov/go/roc. Accessed 21 December 2021.
6.Rugge, M., et al., Gastric Cancer as Preventable Disease.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7. 15(12): p. 1833-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