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玩”出来的力量

科普时报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在美国波士顿国会大街的码头上,原本一个羊毛仓库的所在地,而今矗立着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图1)。1913年,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在Pine Bank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客人。1936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它又迁至Mitton house。1979年搬入了Museum Wharf,就是今天博物馆的所在地。2007年,该馆改造和扩建后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其改造工程还获得了能源与环境先锋奖(LEED)的金奖。

历经百年的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一直秉承着一个宗旨:玩中学。爱因斯坦曾说过:“玩是最高级的研究。”玩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手段,但它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却常常被低估。而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充分挖掘“玩”的潜力,成为了众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心中的圣地。

波士顿儿童馆建馆之初以静态藏品的展示为主,引导儿童和青少年观察标本和文物,形成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图2)。而今天,走进波士顿儿童馆,就会看到孩子们在高大的展品间攀爬、用各种工具制造泡泡、在“日本屋”里学习日本工艺……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像一个儿童乐园,但又不止是一个儿童乐园。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对“玩”的理解经过数十载的探索实践不断加深和扩展。

1930年代,博物馆的户外俱乐部给了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探索冒险中。1964年,随着“里面有什么”展区的开放,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发起了一场博物馆革命,撤出了“请勿触摸”的标志,开创了以参观者为中心的动手操作的展览与活动。现在,这种“以观众为中心、动手操作”的模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随处可见。1976年,博物馆开放了第一个体验展区“如果我不能……”,让孩子戴上眼罩,模拟盲人参与活动,帮助孩子切身体验残疾生活。1978年,“游戏空间”面向5岁以下的儿童和家长开放,让孩子和家长能够一起玩耍和学习。始于1988年的“泡泡”展区对今天的小朋友依然充满着吸引力。穿上了博物馆提供了防水服,孩子们可以毫无顾虑地玩泡泡、制造泡泡、破坏泡泡。博物馆还为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提供帮助,“泡泡是什么?”“泡泡的颜色从哪里来?”“泡泡为什么是圆的?”这些在“泡泡”展区随处可见的小贴士(图3),让家长用问题启发孩子思考,以问题回答孩子的问题,培养孩子思考的能力。2006年,博物馆与麻省理工认知科学系合作的“玩耍实验室”面向婴幼儿开放,邀请婴幼儿通过“玩”参与认知发展研究。

而今电子产品泛滥,让孩子们沉浸于被动活动中,忽略了玩乐的参与性与社交性,孤独、焦虑、肥胖、暴力等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波士顿儿童博物馆认为“玩”与“学”“健康”“语言学习”“社会情感”“创造力”“文化差异”密切相关,“玩”能够让孩子重拾自信,相信他人,建立友谊,增强安全感。与研究人员的密切合作让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玩”的能量不断积聚。其多感官的、动手操作的、活跃的、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独特的玩耍机会。孩子们从这里出发,自由和快乐地探索、学会控制恐惧,学会与他人一起玩,这种正面向上的心态让他们能够更积极地投身于真实的世界与生活中。

(作者系四川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