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千万IP创科普 #省级一等奖:《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

宁夏科学传播
原创
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收藏

编辑:南江雪 校对:高瑞 审核:杨鹏斌

第二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2022级 方小舟 指导老师:周萍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要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十年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14.5%提升到25.5%,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成效显著。这不仅靠国家科技的发展,政策的支持,而且还需要靠我们每一个青少年的不懈努力。

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关系着个体身心健康和良好习惯养成,关乎人与自然共生平衡,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做到“知、情、意、行”。

“知”解决青少年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认知不足问题,是基础。我们要主动学习掌握环境与健康素养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遵守生态环境行为规范。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科学组织生态文明教育,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背景,讲透环境健康理念、讲深环境健康知识、讲活环境健康技能,扣好青少年第一颗“绿色扣子”。亲朋好友要发挥引领作用,打造“零碳青少年”,树立环境保护先锋、绿色创新榜样、零碳生活典范、环境友好表率作为参照系,通过带头前往食堂用餐减少外卖购买、新媒体平台分享典型案例、邀请代表作交流报告等方式充分发挥“零碳青少年”的朋辈引领作用,掀起健康行动热潮,浓厚绿色环保氛围,不断提高青少年环境与健康素养,促进青少年同进步、共成长,有效激励青少年自觉选择绿色生活方式。

“情”解决青少年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情感缺乏问题,是关键。情感认同即个体从情感上认可和接受某一事物,是将外在理念和标准内化于心的重要表现,是进一步自觉外化于行的基本前提,所以青少年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情感认同是自觉选择该生活方式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强化对环境与健康的价值认同,一是注重实践养成,增强主观体验,如开展生态劳动体验、低碳运动打卡、零碳创意征集、绿色存折兑现等实践活动,提升积极情绪体验,增强主观情感感受,推动绿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二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通过引发群体共情共享情感和意义叠加,激发情感共鸣,使我们崇尚绿色生活。

“意”解决青少年环境保护信念涣散的问题,是保障。意志品质是人在克服困难、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性和素质。绿色生活意志品质主要体现为绿色行为的自觉性、绿色行为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坚持性、绿色行为选择的果敢性以及受到诱惑所表现出的自制性。当前青少年在绿色行为中出现“知行脱节”现象,其关键在于缺乏克服“懒”以及抵制诱惑的坚强意志品质。一是需要我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好“取之有节、用之有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回顾百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智慧与人民群众绿色生活方式变迁经验,产生保护自然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将对绿色生活的情绪、情感升华为信念、意志。

“行”解决青少年环境行为规范的问题,是归宿。行为是指青少年有意识的活动,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外在表现。我们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最终都要落脚到践行绿色行为和养成绿色生活习惯上。这需要我们积极践行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正向行为,纠正铺张浪费、乱扔垃圾、污染环境等负向行为,使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落到实处。

促进青少年低碳生活,实现双碳目标,一定要强化“认知”、重视“情感”、增强“意志”、固化“行为”,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评论
高宏图
学士级
学习中
2024-10-23
科普张林海
太师级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