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32岁,去年顺利诞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婴。然而,喜悦之余,她也逐渐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变化。最明显的是,每当大笑、咳嗽或是进行用力运动时,都会有尿液不自主地漏出,这让她感到尴尬且焦虑。经过咨询医生,张女士得知,这是典型的产后盆底肌松弛症状。
一、认识盆底肌
盆底肌指骨盆底部的肌肉群,其中70-80%为慢肌纤维(Ⅰ型肌纤维),20-30%为快肌纤维(Ⅱ型肌纤维)。它犹如一张 “吊网”,紧紧维系着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维持它们的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怀孕和分娩是导致盆底肌松弛的主要原因。在怀孕期间,胎儿的不断生长、子宫的逐渐增大,对盆底肌造成持续的压迫。而分娩过程中,尤其是顺产,胎儿经过产道会对盆底肌造成过度拉伸和损伤。
二、盆底肌松弛的危害
**1.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松弛最为常见的危害之一,长期的压力性尿失禁还可能导致皮肤问题,如湿疹、瘙痒、溃烂等。
**2.子宫脱垂:**轻度脱垂可能仅仅表现为腹部下坠感、腰酸等不适。但随着脱垂程度的加重,子宫甚至可能脱出阴道口外,不仅会引起疼痛和不适,还容易导致感染。
**3.性生活质量下降:**松弛的盆底肌会使阴道的紧致度下降,同时,可能会出现阴道干涩、疼痛等问题,让女性对性生活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夫妻关系的和谐。
**4.慢性疼痛:**可能表现为下腹部疼痛、腰骶部疼痛、会阴部疼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但往往会持续存在。
三、 生产后如何预防盆底肌松弛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杜毅新提醒大家:
**1.及时筛查:**产后42天应到医院进行全面的复查,排查盆底问题。提前预防,尽早治疗。产后42天至半年是盆底康复的黄金期。产后半年至1年半是理想期。产后1年半-各个年龄段是有效期。
**2.避免长时间卧床:**一般来说,顺产后数小时就可以尝试下床走动,剖腹产产妇可在术后24小时根据自身情况在家人帮助下适当活动。
**3.正确的姿势和体态:**站立时,持身体挺直,收腹提臀,肩膀放松,头部正直。坐姿端正,膝盖与臀部同高,背部靠在椅背上。睡觉时,可选侧卧姿势,双腿间夹一个枕头,以减轻骨盆压力。
四、应对盆底肌松弛的方法
**1.凯格尔运动:**是一种有效的盆底肌锻炼方法。具体操作:收缩盆底肌,就像试图中断排尿或忍住放屁的感觉,保持3秒钟,然后放松 10 秒钟,随着锻炼的进行,可以逐渐延长收缩时间和增加次数。
**2.物理治疗:**电刺激、生物反馈等。
**3.心理疏导:**盆底肌松弛可能会给女性带来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因此,在治疗盆底肌松弛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心理辅导课程等方式,缓解压力。
**4.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减少提重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因为用力排便也会加重盆底肌的负担。同时,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产后盆底肌松弛并非不可战胜的难题。只要妈妈们重视起来,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和调整生活方式,就一定能够告别盆底肌松弛,重拾紧致人生。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妇产科 赵琼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