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千万IP创科普 #省级一等奖:《建设生态文明,书写绿色答卷》

宁夏科学传播
原创
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收藏

编辑:南江雪 校对:高瑞 审核:杨鹏斌

第二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吴忠市秦宁中学 2022级 马玉媛 指导老师:马沙粒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也是我们治国理政的一场大考。因此,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整体概念,需要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积极行动,汇聚起实现“双碳”目标的磅礴力量。

根植低碳理念,内化于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低碳理念是低碳生活的风向标,对于个人而言,低碳理念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无论是“草鞋书记”周永开带领群众在花萼山义务树造林1500多亩,改善生态环境;还是和林县多次举办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讲座,厚植人们的生态文明理念;抑或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用一团“微火”点燃低碳发展的“炽焰”,书写奥运史上的新篇章……正是将低碳环保理念入脑入心,才迈出了绿色发展的新台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应将低碳理念厚植心间,让低碳成为首选。

完善约束政策,固化于制。“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低碳生活不仅需要内心的自觉,更需要发挥制度的外部约束作用。从各地建立河长制、林长制、湖长制,推动解决生态管理保护“末梢”难题,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制度犹如一把标尺,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才能业有所成。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强化刚性约束,才能为低碳发展保驾护航。

点滴小事做起,践之于行。虽道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马克思曾言:“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没有实际行动,任何想法都是一纸空谈;没有具体实践,任何规划都是空中楼阁。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是对国家绿色发展最积极的响应,也是每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如今,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节能意识越来越强,进一步减少个人碳足迹,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与合理方法。遵守规定,做好垃圾分类;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和使用一次性用品、过度包装商品,外出自带购物袋;出行优先选择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这些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非但不会降低生活质量,反而有助于提升文明素养,让生活更健康。当这些行为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时,必将推动节能降碳取得更显著成效,为做好“双碳”工作,夯实公众参与的基础。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只要乘以14亿多人口数,就能迸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以绿色出行为例,据统计,2021年深圳市民通过某地图绿色出行平台搭乘公交和地铁绿色出行,全年减少碳排放约50万吨,相当于约42万辆燃油车停驶的一年减排量,或约3.5亿棵树、8万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一年产生的碳汇量。这也生动说明,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当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节约环保蔚然成风,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美丽中国将铺展开新的画卷。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一时的努力或许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不断增强全民低碳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作为一名中学生,让我们为祖国大地的生机勃勃尽一份力量。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我们一定能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一定能让绿色低碳节俭之风吹进千家万户,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4-10-26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太师级
2024-10-25
我有超能力xxx
贡生级
绿色低碳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