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菲菲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主治医师
审核:谢 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副主任医师
“肝胆相照”——胆囊,这个位于肝脏下方的小巧器官,扮演着储存和浓缩肝脏所产生胆汁的重要角色。在消化过程中,胆囊如同一个可靠的“仓库”,在人体暂不需要大量胆汁时收集并储存来自肝脏的胆汁;而当人体进食,尤其是摄入高脂肪食物后,胆囊会主动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助力脂肪的分解和吸收。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至关重要。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胆囊结石:这枚健康隐患的定时炸弹
胆囊结石,即在胆囊中形成的固体石块,通常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物质构成。这些结石有的单独存在,有的则成群出现,有时甚至堆满整个胆囊。从外观上看,结石可能细小如沙,也可能逐渐发展成质地坚硬的大石块。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医生建议切除患结石的胆囊,本质上是以牺牲一个脏器为代价的无奈之举,其根源在于胆囊结石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1. 胆囊炎:约70%的胆囊结石患者可能无症状,但当结石阻塞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时,可引起胆囊炎发作,表现为腹痛、腹胀等。随着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胆囊壁水肿、化脓性胆囊炎,甚至胆囊坏疽、穿孔。
2. 继发性胆管结石:若结石进入胆总管,可能引起急性胆管炎,或导致胆总管堵塞,出现腹痛、发热和黄疸。
3. 胆源性胰腺炎:结石若进入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处,可能引发胆源性胰腺炎,表现为剧烈的腹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胰腺水肿、重症胰腺炎等。
4. 胆囊癌:胆囊结石导致的胆囊黏膜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刺激胆囊细胞增殖,增加癌变风险。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不开刀,都有哪些保守治疗能选择?
1.口服药物溶石治疗:胆酸类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可用于溶解胆固醇结石,但需长时间(6个月至数年)连续服用,且溶石效果因人而异。
2.体外震波碎石:通过高能冲击波将结石破碎,以便细小碎片通过胆道排出。但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的体外碎石需谨慎。
3.经内镜治疗:对于某些胆总管结石,可通过经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RCP)取石或碎石后取石;对于符合条件的胆囊结石,也可尝试经胆囊管取石,但适应症需严格把握。
4.中药治疗: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调理,旨在改善肝胆功能和促进结石排出,但效果和适应症因人而异。
►“保胆取石”看似既能去除结石,又能保留胆囊,但为何医生仍倾向于切除胆囊?
首先,非手术治疗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且存在治疗彻底性、风险性及复发风险等方面的争议。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或结石导致并发症的情况,手术治疗通常是推荐的方法。
“保胆取石”自诞生以来一直争议不断。国际上普遍不认可该手术方式,我国最新的《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也明确反对对胆囊结石实施保胆取石手术,指出胆囊切除是胆囊结石的唯一治愈性手段。保胆取石需进入腹腔,创伤和手术风险与胆囊切除术相似;且保胆取石后结石复发率高。胆囊切除后,胆管会代偿性扩张,起到一定存储胆汁的功能。
►是不是只要胆囊长了结石,就要一刀切?
手术切除胆囊往往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的最后选择。对于安静的小结石(直径小于3mm)、无症状且无并发症的患者,可选择观望态度,但需定期超声检查以确保结石未增大或引起病变。
对于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若考虑预防性胆囊切除,如特殊职业(飞行员等)、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等)及高龄患者,可考虑手术。若胆囊结石已引发胆绞痛、急性胆囊炎等并发症,手术通常需优先考虑。结石个头较大(超过3cm)、数量众多或导致胆囊萎缩者,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手术治疗。最终决策需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具体情况综合评估。
►成为“无胆英雄”后的生活调整
胆囊切除后,人体可能会经历短期和长期的变化。短期内,由于失去胆囊的储存和浓缩胆汁功能,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但随时间推移,胆管会逐渐扩张以补偿胆囊功能的缺失,从而减轻症状。长期来看,患者需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食物,并采取分餐制以适应无胆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