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塑料替代品前瞻:来自货架之上的“大变革”

中国绿发会
长期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收藏

对于食品包装行业来说,一次性塑料产品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已经使寻找可持续性的塑料替代品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塑料凭借着成本低、轻便和稳定的保护特性,在过去几十年里占据了这一产业的核心位置,但难以降解、污染环境的缺点也令我们无法回避。如果可以找到一种既能保障食品保质,又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包装材料,那将会为国际塑料治理攻克一道颇为重要难题。也许破解之道就藏在离你我生活更近的地方。
可食用包装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你在甜品店中享用的脆皮甜筒就是一种运用了可食用包装的解决方案的典型案例。它们既可以完成塑料包装的功能,还能够在使用后被安全使用或者自然降解,即在无形中打破了“废弃物”的概念。

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噱头。近年来,科研人员和企业正致力于将这种创新变成现实。淀粉、蛋白质、海藻等生物质在经过处理后形成的,兼具了环保、性质稳定、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材料正在崭露头角,随着各国塑料替代品政策的逐步推行进入消费市场取代一次性塑料产品。特别是在如今食品供应链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类包装材料如果实现规模化应用,还能在运输、储存过程中降低资源浪费。

可食用包装材料的特性直接影响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效果。首先是屏蔽性能,它通过减缓水分、油脂和气体的迁移,从而实现保护食品的风味、气味和新鲜度, 以达到有效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其次,机械性能确保了包装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因此必须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如弹性模量、伸展性和抗拉强度性能以提供足够的保护。

然后是载体性能,这需要可食用包装材料需要成为生物活性成分的适宜载体,需要含有某些抗氧化剂和抗菌剂,以改善食品的微生物稳定性,目前为止这方面的材料创新主要集中于奶制品包装领域,用来替代传统的石蜡或聚氯乙烯涂层,但也是一种更具有挑战性的创新努力。最后,可以食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则会必然谈到其可食性,这要求包装的味道、颜色和气味必须与食品本身相适应,尽可能弱化消费者对于食品本身的感官影响。

2024/05/03 广东珠海:一家连锁咖啡店为顾客提供的一种可食用咖啡杯,使用密实的燕麦巧克力饼干代替一次性咖啡杯。但部分反馈表明这种可食用包装的口感和味道不佳,且由于咬碎后的缺口异常锋利,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可食用包装材料主要由多糖、蛋白质、脂类和复合膜组成。每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1. 多糖基包装:这种包装由天然多糖如果胶、木薯淀粉、海藻酸盐等制成,具有良好的氧气屏障和结构稳定性。多糖基包装材料的主要优点是无毒性、可生物降解性以及其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选择性渗透,目前多数的可食用包装产品采用这一路径。

2. 蛋白质基包装:蛋白质基包装材料因其出色的机械性能和屏障性能而受到关注。常见的蛋白质基材料包括酪蛋白、明胶和胶原蛋白。这类包装材料可以充当抗菌和抗氧化剂的载体,延缓食品腐败,一般面向食品防腐坏和对冷鲜冷链有需求的食品类型使用。

3. 脂类基包装:脂类材料因其能够减少水分流失、提供光亮外观、降低包装成本而被应用于食品包装。脂类的水分屏障特性尤为突出,但其质地可能导致包装表面有腻感或蜡状口感。

4. 复合膜包装:复合膜通过结合亲水性和疏水性成分,提供了比单一成分更优越的特性,尤其在气体和水分屏障方面表现优异。这类膜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多层次包装需求。

尽管可食用包装在可持续性和食品保质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大规模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机械强度不足、加工成本高等。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可能会通过操控包装材料的纳米结构来改善其机械性能和屏障特性。此外,使用食品行业的副产品开发可食用包装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废弃物。这不仅仅是包装材料领域的创新,也是塑料替代品如何影响整个食品产业的未来格局的写照。未来这些材料能否走出实验室,真正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机遇。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文 | 张效唯

审 | Daisy
排版 | 绿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