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锐英
《通惠河志》为明代嘉靖戊午(1558)刊本,明巡按直隸監察御史吳仲撰。在《通惠河志》卷下《碑記》中有一篇元代欧阳玄撰写的碑文,其中可看到通惠河闸桥的具体建设和改造情况。本文特摘要并在其中加以注释,并解读如下:
《通惠河志·中書右丞相領都水監政績碑》(歐陽玄,1274年—1358年。此碑文大约作于至正十五年前后,即1355-1356年间。)
凡二百里,是爲通惠河。置閘貳拾有肆(24道闸),跨諸閘之上,通京師内外經行之道,置橋百五拾有陸(156座桥梁),閘以制蓄泄,橋以惠往來。乃即運糧提擧司車戶阡百五拾有壹(1151户)隸監,專治其事。閘與橋初置以木,仁宗皇帝延祐中,易木以石(改木制为石造),次第而械之(按顺序依次修治改造)。命閘戶學為石工,木鉄煉堊,皆習其技。歲械壹閘,工與費若干(当年每改造一闸,计算工费使用情况,成为案例)。有司㑹其凡而籍之(管理机构根据案例情况,汇总成为计算标准),歲以為常(每年按计划和标准执行)。約歲若干(根据总体设想做出年度具体安排),諸牐皆石,壹切工役取具,牐戸不擾而集,國計之不匱,民用之不乏,皆利賴焉。......系以詩曰:制水有閘,通道有梁,息耗有則,啓閘(閉)有常。
上述一段,说明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开凿通惠河,修建24道闸,各闸之上都可通行道路,加上其它位置,通惠河上一共建有桥梁156座。这个数字看起来很是惊人。按元代200里(自白浮泉至通州入白河为160里)计算,约当今平均一里地一座桥,估计有大有小、有固有便,城中比乡村更加密集。至于156座闸和桥是否都改为石造,难以判断。
元仁宗延祐中(1314年—1320年),将木制桥闸改为石造。为了桥闸改造,专门采取了至今都可以说很先进的措施。
首先,组建专门的施工队伍,“命閘戶學為石工,木鉄煉堊,皆習其技”,即组织所有闸户(守闸和启闭水闸的闸夫们)学习石匠的手艺,以及木工、打铁、烧砖的技艺,成为专业技工。
其次,“歲械壹閘,工與費若干。有司㑹其凡而籍之,歲以為常。”即通过具体的工程试验,测算一座桥闸改造需要投入的工料费用,经过优化统筹,成为“凡例”作为依据。然后做出“約歲若干”即年度计划,具体实行。
——械:治,术之巧者为械,需要技巧之修治为械。如:“桥揉斤械”,以至于“矫(挢)揉造作”,皆有此意。
第三,“壹切工役取具,牐(闸)戸不擾而集”,即有计划地安排材料和工具器具的供给,避免了混乱和措手不及。
最后,落实规划,建立漕闸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即“制水有閘,通道有梁,息耗有則,啓閘(閉)有常。”由闸来节制河水的水量与水位;用桥梁联通两岸的交通(每座闸上当有桥梁);“息耗”,指水位的升降,积水为息,放水为耗。“則”,指水位标尺,调节水量当以水位标尺为根据;啓閘(閉)有常,开启和关闭闸板当有一套工作规程,这里的“常”即规程。
歐陽玄《中書右丞相領都水監政績碑》,给我们留下了700年前通惠河桥闸建设和改造的详细信息,当为今日北京大运河文化的重要遗产,弥足珍贵。让我们欣赏欧阳玄碑文中的“系以詩曰”:
國治水官,象天玄冥。都水有政,治國大經。於穆皇元,龍興朔方。秉令天壹,並牧捌荒。乃據析津,迺建神州。囊括萬泒,衡從其流。東濬白浮,遵彼西山。即是天漢,流畢昴間。西挹紫宫,南出皇畿。又東注海,萬派攸歸。東溟天池,若為我瀦。給我漕輓,徑達宸居。河濟淮江,陳若指掌。我鑿貳渠,利盡穹壤。雖云盡利,我則不征。損利利民,治水水平。維今右相,自董水政。舉措不煩,戸籍先正。昔命牐戸,習鍛習礪。鍵木膠堊,各程其藝。循甲及壹,諸徧徧械。歲壹修閘,衆藝畢來。制水有牐,通道有梁。息耗有則,啟閘有常。夫何牐戸,俾役驛廏。是求善書,遽掣之肘。相君入告,牐戸内復。每歲鳩功,羣匠来族。水政既舉,國計以滋。都人日用,源委莫知。彼水在國,血脉在身。百體輸津,五官嗇神。相為股肱,水利寔興。榮衞不凝,股肱宣能。維相君量,彭蠡大野。汪洋淵渟,安靜整暇。維相君力,砥柱龍門。捍彼衝貴,國之樊垣。有力斯定,有量斯寛。燮調雍容,歲不溢乾。重華在位,禹益作相。庶工底績,百川是障。世皇濬渠,相曰完澤。身先水官,相彼原隰。洵美相君,海内稱賢。罔彼哲輔,專美於前。陸府叁事,治先乎水。玖敘惟歌,作者太史。太史作歌,載以龜趺。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王锐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