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抗衰老人物:丁健院士:执科技之剑,降服恶性肿瘤抗衰老

抗衰老科普平台
抗衰老化妆品科普平台主要用于抗衰老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收藏

“上海科技功臣”丁健:希望把恶性肿瘤真正变成可控的慢性病到现在为止,谈癌色变还在民间广泛存在。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疗法加起来,对恶性肿瘤完全有效的只有30%左右。不能治愈并不意味着绝望,我们想把恶性肿瘤真正变成一种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能够控制的慢性病,让患者带癌生存。我们离这个目标还非常远,但是我想一定会实现的。

丁健在实验室指导工作。图片来源:中科院上海药物所

2024年10月23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丁健获科技功臣奖。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网,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统一设立,科技功臣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著贡献,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生态环境效益的科学家。

丁健是肿瘤药理学家,1992年于日本国立九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2013年至今)、曾任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2004-2013)、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2012)、所学术委员会主任(2014-2019)。

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以下简称“药物所”)李佳在媒体采访会上介绍,丁健深耕肿瘤药理领域30余年,致力于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作用机制的探索以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他领导团队创建与国际接轨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平台,是中国抗肿瘤新药研究标准化评价体系的拓荒者与建设者;他带领团队研发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抗肿瘤新药,是中国抗肿瘤药物自主创新发展的领军者;他还带领团队在抗肿瘤药物生物标志物研究指导精准治疗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是中国抗肿瘤药物精准治疗的倡议者与引领者。

与时俱进的科学家

10月15日,丁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他1992年回国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实验室和设备都比较陈旧,过去他在国外做的基础研究,在国内当时的条件下很难做下去。因此他没有长期留在国内的打算,选择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做了“来去自由”的博士后。但经过两年的工作,他发现在国内大有可为,“比我出国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丁健说,当年回国选择做药,“是选对了路”。“1992年后的二三十年,是我们国家、是上海开放发展最快的时期,经济情况越来越好,对科学的投入也越来越大,2014年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技成果的激励政策,大大激励了科学家投身科学的热情。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才能做一些工作。”

博士后还未出站时,药物所希望他在出站后担任研发抗肿瘤药物的PI,他接手了两个课题组,成员总共只有12人,科研经费也很少。他开始思考如何起步:“只要工作符合国家和老百姓的需求,事业就一定会有发展。我就在想我留下来做什么?”经过一段时间,他有了一个决定:“原创新药一定会成为未来的国家需求,我既然在药物所,一定要将药物所做药的优秀基因传承发扬。”

但在当时,国内的新药研发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国内几乎没有抗肿瘤新药,连仿制药的质量都不过关。丁健记得,当时的药物筛选使用的是动物的细胞株,和人实际的肿瘤情况相差甚远,评价的标准也不准确。所以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建立一个和国际接轨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平台,还专门去国外深入学习。“但是国外的体系也不能照搬,”丁健意识到,“我们的肿瘤发病情况、肿瘤分型跟国外是有差别的,必须要有中国人自己的抗肿瘤药物研发体系和标准。”

他带领团队花了若干年时间引进国际评价标准,创建了中国人群特色的肿瘤细胞筛选板块,并且创建了细胞毒类药物标准化的筛选体系。2000年后,由于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新浪潮的出现,丁健团队又进一步探索创建了靶向药物的精准筛选体系和精准治疗个性化的评价体系。据李佳介绍,目前为止,丁健院士团队所建立的各种肿瘤药物筛选体系已经为全国30%的科研机构和药企提供过筛选服务。“这些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直没有停。这不是花几年时间就能彻底完成的,需要一代一代的接力。”丁健说。

丁健在采访中提到,与时俱进的精神很重要。“抗肿瘤药物的发展经历了很多阶段,最早使用的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在肿瘤治疗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毒性也很大。后来研究不断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导致革命性的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出现,并由此提出了‘精准治疗’的概念。而10年前,又出现了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人类对肿瘤的认知不断深入。”丁健团队主要开发小分子药物,并为它们在临床实现精准治疗,同时也开展抗肿瘤药物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丁老师从来不会固步自封,不会让已经取得的成就对他产生束缚。他永远站在领域和时代的前列。当年大家都在做细胞板块筛选的时候,丁老师就提出研发分子靶向药物的理念。他能够很好地判断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李佳说。

做新药要容忍失败

李佳介绍,丁健作为主要发明人之一参与研发的14个抗肿瘤一类新药进入了临床研究。谷美替尼已经分别在中国和日本获批上市,另外3个创新药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或者预申请。还有10个创新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虽然成果颇丰,但是丁健团队经历的失败也不少。做新药不容易,“过程中要坚持,能够忍受失败,这非常难,也非常重要。”丁健说。

2023年3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附条件批准c-Met抑制剂谷美替尼上市,同年进入国家医保,迄今已纳入5项国家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与专家共识;2024年6月,它又在日本完全上市。谷美替尼用于治疗METex14跳变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研究显示,其客观缓解率为70.5%,对难治性脑转移患者的有效率高达85%。相较于其它三款上市的同类产品,疗效提高了20-38%、总生存期至少延长7.8个月。但它的“前身”曾经经历过失败,令丁健印象深刻。

开发一款c-Met抑制剂的时候,他们团队筛选了很多化合物,其中有一个在临床前的药效和安全性评价都很好。但是在进行药物代谢研究时,他们发现这个化合物在小鼠和狗体内能很好地代谢,在更接近人的灵长类动物体内的代谢却有显著变化,对这个候选物的继续开发带来很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当时,这个化合物已经准备申报临床研究,本可以直接在临床上验证,但他们团队果断决定停止推进这个化合物,已经和企业达成的转让协议也就此作罢。“这件事对我们团队的打击其实很大,但为了对新药和对企业负责,我们不得不终止这个项目。”丁健说。

据参与这个化合物开发的药物所化学家段文虎研究员回忆,这个化合物失败后,丁老师经常安慰他,还给了他一笔科研经费。“我坚持做科研到今天,这笔科研经费很重要。丁老师是真正在践行‘泛团队’的概念。只要出了一份力,就是团队的一员。”

药物所研究员耿美玉说,“丁老师是院士,过去是药物所的所长,大家都对他抱有敬畏的心理,但其实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没有架子。在科学交流中,不论身份,不论意见是否与他达成共识,都可以向他敞开心扉谈论。”

丁健表示,获科技功臣奖只是一个起点,他的事业远未完成。“到现在为止,谈癌色变还在民间广泛存在。事实上,现在所有的疗法加起来,对恶性肿瘤完全有效的只有30%左右。我们评价抗肿瘤的疗效时,一般不说治愈,而说5年生存率、OS(总生存期)。”他说,不能治愈并不意味着绝望,“我们想把恶性肿瘤真正变成一种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能够控制的慢性病,让患者带癌生存。我们离这个目标还非常远,但是我想一定会实现的。”

他的另一个希望是——中国科学家研发的药物能走出国门。“我们现在有新药,但是还没有国际公认或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药,任重道远。”丁健说。

澎湃新闻记者 曹年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