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40米。树于直立,树皮灰色。枝有长、短两种,叶在短枝上簇生,在长枝上互生或螺旋状散生,扇形,长约4~10厘米,上缘2裂,并有少数不规则的圆齿状浅裂;叶脉2歧分枝的平行脉,无主脉;叶柄细长,长2.5~7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呈下垂的短柔荑花序,4~6个生于短枝上的叶腋内或苞腋,有多数雄蕊,花药2室,生于短柄的顶端;雌花每2~3个聚生于短枝上,每花有一长柄,柄端两叉,各生1个心皮,胚珠附生于上,通常仅1个胚珠发育成熟。种子核果状,倒卵形至近球形,长2.5~3厘米;外种皮肉质,有白粉,熟时橙黄色;中种皮骨质,灰白色,具2~3楼;内种皮膜质;胚乳丰富,千叶2片。花期3~5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银杏对气候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在年均温8°C~22°C地区可生长,以年均温 16°C~19°C地区生长表现较好。抗病虫及抗早力较强,喜湿润但怕积水,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壤。
资源状况
三峡地区是我国银杏原生种群残存地之一。重庆市金佛山至今存在着一个孤形的银杏天然资源分布区,是一个物候型年龄级比较齐全的种群。该区共有银杏天然资源 1800~2000株。其中,94%以上的个体处于青年木和成熟木阶段,成年木个体约占6%,濒死木1株。湖北省兴山具有古銀杏92株,树龄从100年到1000年不等,尤以300~400 年树龄最为丰富。分布上表现出“大范围上呈带状分布,小范围内聚集分布”的特点。兴山县榛子乡白果坪银杏原生种群特征尤为明显。三峡地区光照、水资源、热度、气候和土壤情况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银杏生长,许多地方将银杏树作为景观树种大力发展。
保护措施
《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批)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的保护、修复应该在了解银杏生长习性的基础上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建立资源档案和原生群落保护区,并开展定期监测,掌握种群变化动态,分析变化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开发利用
(1)药用价值:果实以“银杏”或“白果”入药,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用于治疗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叶片以“银杏叶”入药,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血清胆固醇过高症等。
(2)生态价值:银杏作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之一,气势雄伟,树干虬曲,葱郁庄重,且抗病虫害,被公认为无公害的树种,叶形奇特而古雅,是观赏绿化最理想的树种。
此外,还可利用银杏叶提取物配制护肤、护发等方面的产品,目前已开发的相关产品有50余种。银杏用途广泛,三峡地区是银杏的适宜生长区,各地可大力发展银杏生产。
内容摘自余甘霖、沈力主编《长江三峡中草药资源》
来源:三峡中医药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