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仰望苍穹,写下对宇宙的浪漫想象。如今中国航天人寰宇问天,不断向星辰大海迈进。今天就让我们在科学万象中,感受中国航天的宇宙级浪漫。
《后汉书》云“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曾经,天宫,又名紫微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现在,“天宫”,是中国人自主建造的,运行在距地面近400公里轨道上载人空间站,是中国人在太空中的宫殿。
天宫,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对于太空的渴望,搭载着一批又一批航天员,为我国的空间科学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天宫上搭载有两个实验舱——“问天”“梦天”,而它的核心舱取名天和。你可知道,“问天”“梦天”“天和”,是何由来?
汉代的王逸,在《〈楚辞·天问〉序》中写到:“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古人“问天”,充满了对家国、历史兴亡的慨叹,而今人“问天”,却是将一切的问题,不归于回答,而归于求索。如今的问天实验舱,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当年古人问天天不语,而如今答案已寓于自然规律里,等待着人类脚踏实地的去发现它。
唐朝李贺曾有诗作《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诗人李贺梦游中来到月宫,回望人间,看到了满目充满浪漫的奇特景象。而今天,梦天实验舱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方向的实验柜,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等前沿实验研究。古人诗中的梦,已经不再只是瑰丽的梦,它即将在人类的试验探索中,变为现实。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嫦娥吃下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不死之药,飞到了月宫。李商隐诗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心。”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又称“嫦娥工程”。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从无人月球探测到载人登月,再到建立月球基地,中国的探月工程,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迈出了新的一步,中国的嫦娥是和平女神,“嫦娥”们组成了探月家族,再也不会孤独一人“碧海青天夜夜心”了。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这是屈原在名篇《天问》里对天地、阴阳、日月星辰提出的问题。 两千年后,中国航天人启动“天问系列”任务,以火星为目的地派出“天问一号”,开启我国首次行星探测任务。古人对未知宇宙的追问,如今天问正在探索着它的答案。目前,“天问一号”飞行已经超过五千万公里,是中国航天有史以来最远的旅行。
除此之外,货运飞船“天舟”、量子通信卫星“墨子”、“跳出五行之外”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火星车“祝融”、探日计划“羲和”与“夸父”,每一个名字,都是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来。它是现代科技对古代梦想和传说的遥遥回应,构成了独特的中国式浪漫。这浪漫的背后,是坦然。是传承,是希望。是想象力的驰骋,更是中国航天人实干精神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