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海洋科普】“深海珍珠”?不存在的。

绍河珍珠
致力于现代农业、珍珠科技等科普创作与宣传。
收藏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深海”到底是多深。

360百科中关于“深海”的解释是:深海即深海区(abyssal region),指水深在2000~5000米以下左右的海域。

百度百科中关于“深海”的解释是:国际上对深海的定义是200米以下水深的海域。

也有其他公开资料说“深海一般指1000m以下的海洋”。

在海洋生态学中,“深海”是指水深1000米到4000米的深海区,水深超过4000米就叫深渊区了。这个是比较学术比较准确的定义。

不管是200米以下,1000米以下还是2000米以下,能称得上“深海”的,其基本特点是水压高、无光、水温低,水质条件是不太适合养殖海水珍珠的,而且基本上也不会有野生的珍珠贝栖息在这么深的水域。

我们不凡大胆假设,就算有些珍珠贝能在“深海里”存活,以水深200米为例就好,这个水层无光,基本没有珍珠贝的饵料,珍珠贝吃不饱,珍珠也就长得不好。

海水珍珠主要产自马氏珠母贝、大珠母贝、珠母贝等海水珍珠贝。

野生的马氏珠母贝一般栖息在水深10米以内的浅海,野生的大珠母贝一般生长在水深20米到50米的浅海。而用来养殖珍珠时,一般是吊养在水深2米到5米左右的水层。

所以珍珠一般都产自浅海。浅海的藻类比较丰富,水温等方面比较适合珍珠贝生长,贝长得好,产出的珍珠也比较好。

本着科学精神,“珍珠从浅海区由于某种原因掉落到深海区”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是这种所谓的“深海珍珠”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水深10米的海区已经算很深了。一般人对“深海”的认识也基本是这样子。

“深海珍珠”只是某些商家针对普通消费者对“深海”的模糊认识而想出来的广告噱头。

珍珠的价值主要由珍珠的品相决定,与是否产自深海并没有直接关系。

【拓展阅读】海洋深度分为5个水层:

根据阳光透过的光线强弱,可以把海洋从表面到底部划分为5个水层:海洋上层(200米以上)、海洋中层(200米〜1千米)、海洋深层(1千米〜4千米)、海洋深渊层(4千米〜6千米)、海洋超深渊层(6千米以下)。

(1)从海平面到200米深的水层,叫做海洋上层,这里阳光透过海水,水里比较明亮。这个区域又叫阳光带,阳光是很充足的,水也很温暖,有着大量的鱼类、浮游生物,同时,这个区域也是海洋中绝大多数生物的聚集区域。

(2)从200米到1000米深的水层,叫做海洋中层,这里阳光不能全部透过海水,光线十分微弱。

(3)从1000米到4000米的水层,叫做深海层,这里觉察不到一点儿阳光,一片漆黑。

(4)4000米以下为深渊层,这里就更加漆黑了,栖息在这个水层的鱼类大部分都有发光器官,以便于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行动和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