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体检发现“缺血灶”“腔梗灶”,是脑梗死吗?

科普惠民
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收藏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时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患者在体检或出现头晕、头痛时的常规检查。拿到影像报告,有些人看到“缺血灶”“腔梗灶”和“多发、散在梗死灶”等字样时,便如临大敌。事实上,“腔梗灶”“缺血灶”只是影像学上的表现,并不等同于脑梗死,它们被统称为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头颅影像学上最常见的表现。

影像学发现和疾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就像在家里发现一片水渍,我们只能说这个地方有漏水的迹象,但并不能确定是水管坏了、屋顶漏水,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也不好确定什么时间产生的这片水渍。

同样,**影像检查中发现的病灶并不一定指向一种特定的疾病,它们可能与多个问题有关。**因此,影像学结果只是帮助大家了解健康状况,真正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医生的判断来综合考虑。

那么,大家该如何看待这种无症状脑血管病呢?

发现“缺血灶”是不是大脑缺血了

**发现“缺血灶”并不是大脑真的缺血了,而是指在影像学检查(CT或MRI)中发现脑组织存在异常信号区域,**通常是指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它并不是一个医学诊断,也不是一个疾病名称,而是MRI对一种影像改变的描述。

老年人中,少量的脑白质高信号,并不影响大脑功能。医生认为这样的脑白质高信号的存在是属于正常的,就像人额头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是衰老的表现。如果脑白质高信号累积或扩大,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一是认知功能下降,影响执行功能和记忆。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步态障碍、吞咽困难和排尿功能异常等症状。二是卒中风险增加。脑白质高信号可能是脑梗死的前兆,尤其是当其合并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时。

“缺血灶”会转化为脑梗死吗

这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少量“缺血灶”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与未来的脑梗死风险增加没有绝对的关系;**但当“缺血灶”过多或持续加重,不好好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时,脑梗死就会发生,**即平常所说的中风或脑梗死,可表现为嘴歪眼斜、肢体无力等症状。

为了预防“缺血灶”进一步增多或恶化,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

★维持健康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保持在18.5~23.9。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保持良好的心情。

★坚持定期运动,建议结合自身体能,以户外运动及有氧运动为主,保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

★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如有这些血管危险因素,要遵医嘱服药。

遵医嘱检查

定期(半年至一年)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查。如果发现“缺血灶”,不用过度惊慌,建议到医院就诊,由专业医师评估并制定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方案。

有“腔梗灶”是得了脑梗死吗

**“腔梗灶”也只是影像学发现,这不代表现在就得了脑梗死,只是说明大脑里有个陈旧性的病灶,**其确切病因并不清楚,可能是之前得过脑梗死,也可能是与年龄相关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需要医生进行评估。因为症状可能较轻,甚至没有症状,尤其是病灶位于非功能区或非要害部位,所以患者体检前并没有注意到。

不过,报告上的“腔梗灶”是值得关注的。因为这提示大脑发生过一些病变,可能脑血管已经有问题,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不良有关。如果放任不管,反复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累积,患者就会出现步态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尿便失禁等症状。

为了预防“腔梗灶”进一步增多或发生急性卒中,我们需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定期前往医院进行随访。

查出问题是否需要服用药物

关于影像报告中的“缺血灶”和“腔梗灶”,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依据《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及《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9》,不建议单一的腔隙性梗死不伴有任何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

**建议有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到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评估,决定是否需要口服药物;

出现认知能力显著下降、肢体活动不灵、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的腔梗死患者也需要经医生确诊病因,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血脂升高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提示:

如果出现突发的口角歪斜、手脚无力、吐字不清等症状,这可能就是真正的卒中了,应尽快到就近的卒中中心就诊或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