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与亲朋好友寄情山水乐享夕阳红,还是延迟退休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健康视力都是重要支撑。然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常见的白内障、老花眼等眼疾给中老年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影响。
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手段,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是如今的主流术式。为了让老百姓享受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带来的健康福祉,上海市医疗保障局通知自9月10日起中选产品中的人工晶体等耗材执行国采价格。政策实施后,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价格降幅至少超40%,并且医保覆盖下患者自费大幅减少,越来越多原本对手术犹疑不决的老年人跃跃欲试。
国采政策利好惠民 患者治疗意愿显著****攀升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邱庆华表示,白内障手术已从“复明时代”进入“屈光时代”,但既往由于产品价格等原因,患者难以在传统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和更优越的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中抉择。单焦点即患者只能在“看远”和“看近”中选其一,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如果选择“看远”,在读书、写字、刷手机时,就需要佩戴一副显得老态龙钟的老花镜;如果选择“看近”,在驾车、看演出、旅行时就不得不佩戴近视眼镜,无疑给生活平添了不少麻烦。国采政策落地后,不仅人工晶状体价格下降,而且医保覆盖费用更多,个人承担费用非常少,费用已经不是老百姓主要考虑的问题了,相信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会越来越普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邱庆华
或许有人会认为,老年人只要能看得见就好,配一副近视或远视眼镜就能解决问题。但从安全与生命质量角度来看,这样的观点显然值得商榷。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陈吉利介绍,根据知名期刊JAMA Ophthalmology杂志的研究发现,存在视力问题的老年人将面临更高的跌倒风险——相比于视力良好的老年人,患白内障的老年人跌倒的几率增加了36%。在陈吉利的印象中,国采后不仅白内障手术量上去了,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用量也从10%提升至33%左右,患者对高质量的视觉期待只增不减。
除此之外,人工晶状体的功能还直接关系到生活质量。越来越多老年人不再满足于退休后在家含饴弄孙、侍弄花草,而是积极走出家门体验丰富的晚年生活——或去老年大学充电、或背上“长枪短炮”将美景撷入镜头……这些活动都需要远、中、近全程清晰视力的支撑。
有鉴于此,人工晶状体国采政策恰逢其时,可以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不受价格束缚、优先考虑自身视力需求来进行晶状体选择。对医生而言,这意味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案更加丰富。此外,也能促进银发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陈吉利
**“看得清”也“看得好”****,**全程视力触手可及
曾经价格高昂的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在国采政策实施后价格下降,首批享受到政策红利的人群深有感触。
新政实行后,邱庆华接诊的患者中不乏鲐背之年的老人,其中就包括一位97岁的老先生。这位老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并激动地表示:“真的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得白内障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手术,想想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出门少也不用看得太清。现在好了,这么高级的‘镜头’都能报销,我跟邱主任说一定要装!我也要看看新鲜东西,享受享受新时代的新变化!”手术成功后,老人每周都由家人陪同在市内游玩,原本渐渐模糊的“晚霞”再度绚烂起来。据邱主任介绍,听闻政策利好,患者的治疗意愿持续攀升。许多患者的邻居和朋友也纷纷希望能体验同样的高质量视力改善。
国采新政甚至还让退休后随子女旅居海外的老人“反向”回国就医。一年前,旅居海外儿子家的66岁倪女士由于双眼看远看近日渐模糊,来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白内障还有老花眼和散光。预约当地公立医院手术治疗需要排队两年且预约成功也只能植入普通人工晶状体,仅能满足视远需求,视近仍需佩戴眼镜。若想立即植入同时满足全程视力需求的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则需自费数万美元前往私立医院。
在得知国内国采新政后,倪女士毅然选择回国,在市北医院植入了国采中选的全视觉散光矫正型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手术迅速完成,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痛感,第二天便能清晰视物。更让她惊喜的是,个人承担费用仅数千元,获得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这款晶体阿贝数最高、最透,另外它的平板四襻设计较为稳定,同时作为医生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它的包容性很强。”陈吉利补充道。
从大切口到微创,晶体创新推动术式迭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郭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郭涛指出,白内障作为一种退行性眼部疾病,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临床研究显示,白内障通常在50岁左右开始出现,到80岁时几乎无人能够幸免。若将人眼比作相机,晶状体相当于“镜头”,而眼底则如同“底片”,两者配合形成视觉。白内障相当于“镜头”透光性下降,手术的原理是植入一枚透明的“镜头”替换原有浑浊晶状体,以此来恢复视力。
在人类攻克白内障的征程中,手术技术经历了多次飞跃。早期采用的“针拔术”到“囊内摘除术”,虽然可以恢复一定视力但手术切口大,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并且术后仍需佩戴高度近视眼镜。医学科研工作者开始思考能否将高度远视眼镜直接装到眼睛里?于是,人工晶状体应需而生,为术后摘镜创造了条件。
随着材料以及人工晶状体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人工晶状体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郭涛表示,从早期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发展到双焦点、三焦点人工晶状体,目前该手术不仅可以解决白内障问题,还能将老花眼、近视、角膜散光等屈光问题一并矫正,达到“返老还童”的视力状态,白内障手术也因此迈入“屈光时代”。
郭涛强调,任何一款人工晶体都还不够完美,我们在术前选择人工晶体的时候,要进行术前充分的生物学测量。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合理的选择人工晶体,以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对视力的要求。
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纳入国采是一个良好开端,相信通过政府、企业、医院三方的持续发力,将推动医学科技不断发展,为患者带去更多健康福祉,助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