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或者用更网络流行的词来说:“吃瓜”,虽然说不上是什么人生大事,却是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事。
吃瓜群众时刻关注热搜,流转于各种群聊和小组之间,在每个茶余饭后与瓜友紧密交流,为的就是能吃到第一口瓜。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和正经聊天相比,八卦也经常会占据聊天的大部分内容。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聊聊,为什么我们这么爱八卦。
一起吃个瓜不?
如果你问一个热爱吃瓜的人为什么喜欢吃瓜,TA的回答十有八九是:吃瓜真的让人很快乐!
无论是娱乐圈偶像的惊天大瓜,还是日常工作生活的坊间小瓜,吃瓜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满足了我们先天存在的好奇心,是我们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放松心情的有效手段。我们热衷于挖掘和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从科学上来说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手段,而从日常生活来说则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来源,有效地打发了那些无聊的闲暇时光,成为吃瓜群众重要的快乐源泉。
同时,八卦作为社交话题,在结交好友上可谓是无往而不利。人们通过吃同一个瓜,很容易就能找到共同的兴趣和话题,在短时间内一拍即合、打成一片。而且,在排排坐吃瓜瓜的过程中,人们还会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共同点,引发了认同感和情感共鸣,从而让吃瓜群众之间很容易形成良好的革命友谊。
其实我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当你初次结识一个陌生人,甚至是与一个关系不太好的人相处,如果你想要破冰,那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共同话题,而分享一个他人的秘密、一起吃个瓜可能就是你的最佳选择之一。
吃瓜,让我们更合群
在心理学中,八卦被定义为一种社交行为,涉及到传播和交流他人的个人生活、行为、关系或事件的讨论和评价。
而这样的一种社交行为,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促进我们的社会化进程。
如何理解社会化进程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和合群的过程,从心理学定义上来说,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逐渐习得和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随着社会化进程,我们适应了社会的要求,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身份,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我”。
社会化虽然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个过程,但却较为隐蔽,几乎是一种潜意识和本能的方式在进行,所以我们可能都意识不到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把八卦作为社会化的手段之一。
根据Eder和Enke在1991年的研究发现,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八卦是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最显著的社会化过程之一。也就是说,从孩提时期,我们就喜欢八卦别人的隐私,而到了青春期,随着社会生活变得更加广泛和重要,八卦行为也变得更加普遍。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八卦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个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们渴望成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为此,他们需要了解这个群体的社会规范是怎样的,哪些行为和价值观是被群体所认可的,以及如何进入这个群体。而八卦就是获取这些信息的绝佳来源,研究发现,青少年群体最关注的八卦主题往往都带有价值判断,这有利于他们判断怎样的行为模式和观点是容易被群体所接受的,从而调整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让自己看起来是一个合群的人。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减少了利用八卦来获取信息的倾向,这可能是因为年长的人已经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年长的人已经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也就不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获取信息了。
吃瓜也需理性
有学者认为八卦之所以一直存在,是因为它具有传授社会规范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团体中,八卦以一种流言蜚语的形式流传在坊间,大部分时候它们都包含着负面的信息,从道德上谴责那些违反社会规范但却无法给予惩罚的人,从而维护稳定的社会规范。
但八卦并不是只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八卦所传播的信息并不一定总是客观真实的,有些人可能会刻意捏造一些谣言,以八卦的形式流传出去,心理学家将此定义为关系攻击,包括传播恶意的谣言、谎言、八卦或米易,以及故意忽略或排斥他人。
多项对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关系攻击研究发现,八卦经常作为一种制造压力和损害他人声誉的工具而被使用,包括以八卦的方式,向外传播关于某人的隐私或负面信息,甚至可能会捏造并散播谣言。
所以,吃瓜虽然快乐,但我们也要保持理性,不要让八卦成为压力别人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Meinarno, E. A., & Suwartono, C. (2011). Explaining why we like gossip.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 1(2), 300-307.
[2] Eder, D., & Enke, J. L. (1991). The structure of gossip: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on collective ex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4-508.
[3] French, D. C., Jansen, E. A., & Pidada, S. (2002). United States and Indonesian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reports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by disliked peers. Child development, 73(4), 1143-1150.
[4] Murray-Close, D., Ostrov, J. M., Nelson, D. A., Crick, N. R., & Coccaro, E. F. (2010). Proactive, reactive, and romantic relational aggression in adulthood: Measurement, predictive validity, gender differences, and association with 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44(6), 393-404.
作者:ACC心理科普
审核: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杨小洋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