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梦想总是要有的: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需要几步?

壹基金
尽我所能,人人公益,搭建专业透明的公益平台
收藏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如火如荼、蓬勃发展,小朋友们也梦想着自己未来可以飞上太空。那么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需要几步?

航天员分类为何越来越多?是如何选拔训练的?他们的工作任务有哪些异同?一起来看看吧!

职业细分大势所趋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进步和人类空间活动不断扩展,航天员承担着越来越多且日益复杂的任务。

航天员也具体区分出多种类型,形成了不同的职业分工,选拔训练方式随之变化。

航天飞行工程师负责航天器操作、设备管理和维修,同时还要协助航天驾驶员工作,从航空航天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当航天驾驶员出现意外而不能工作时,航天飞行工程师要代行职责。

载荷专家则是在从事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中选拔。负责载人航天器上有效载荷的管理、操作、维修,承担空间科学实验、技术实验、生产加工、科学研究以及其他任务,在飞行期间要负责载荷试验的监视、操作、数据采集和处理,还要进行设备的维修与更换、产品加工与管理,并与载荷控制中心联络等。

航天员刘洋展示太空水稻

放眼国际,美国航天员分为航天驾驶员、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俄罗斯航天员包括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职业划分类似,这是由载人航天发展趋势决定的。

在载人航天活动早期,航天员的工作比较单一,主要作为飞船乘员或驾驶员,任务仅限于控制飞船上的各种仪器设备。因此,当时航天员普遍出身于飞行员,选拔和训练的首要条件是身体健康,对航天环境耐受性高,其次是能完成艰巨的飞行任务,具备复杂的职业技能。

随着航天技术发展,航天员的工作内容不断丰富,从舱外活动和空间交会对接,到全域观察、地球资源勘察、特殊材料空间制备等,再到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天文学、气象学、航天科学技术等科研实验。

航天界逐渐认识到,让单一类型航天员承担多种任务,综合效率和可靠性都面临考验,航天员细化分工势在必行。与此同时,随着航天运输技术进步,航天员选拔标准不再那么苛刻,逐渐向更多职业背景的专业人士“敞开大门”。

我国首批和第二批航天员都是从飞行员中选拔的,理论上都是航天驾驶员,但训练要求“全能”,必须兼顾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的职责。从第三批航天员开始,我国航天员进行分类选拔,以便适应空间站建设和运营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

“三步走”选训不断升级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初期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将航天员安全送入近地轨道并安全返回地面,进行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以及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等重大技术,建立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

第三步是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技术试验和应用。

与这3个发展阶段相适应,我国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工作也在逐步深化改进,完善体系,不断调整选训科目、内容、负荷、方法、标准和程序,以满足不同阶段任务的需求。

在第一阶段,我国建立起能满足工程总目标的航天员选拔训练体系,培养出合格的航天员,为“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那个时期,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强调对人体功能的分析评价,包括运动心肺功能、头倒位耐力、下体负压耐力、前庭功能、超重耐力等。

航天员训练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学习、体质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心理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训练及大型联合演练等8个方面近百项,并针对“神舟六号”任务开展了多人飞行训练。

在第二阶段,我国成功积累了满足航天员出舱活动、交会对接等任务需求的选拔和训练方法。

针对“神舟七号”乘组首次开展出舱任务,航天员上天前长期在出舱模拟器、低压舱和水槽等设备中努力训练,又增加了对高空减压病易感性和身体基本素质的检查。

航天员开展水下训练

在第三阶段,围绕着建设运行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繁重任务,航天员重点强化了情绪稳定性、心理素质能力、危机处理能力,提升了医学处置技能,又进行了空间实验训练,并逐步建立起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选拔方法,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提供了合格的乘组,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前景广阔要求更高

航天员选训工作在载人航天事业驱动下迅速发展,还与载人航天计划的目标、规模、科技水平等紧密相关。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进步、飞行技术状态变化,人类对航天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入,航天员职业类型会伴随任务加速分化,选拔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会不断调整和完善。

毫无疑问,航天员可以在太空中完成很多地面上无法处置的复杂工作,包括技术应用和科学实验研究。而依靠航天员主动发现、处理和解决问题,大型航天器运行更安全可靠。

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空间站,但人类探索宇宙的征途未远,航天纪元才刚刚开始。在可预见的未来,航天员们还要继续开发近地空间应用,重返月球并建设月球基地,为登陆火星并建立火星基地而努力拼搏。

神舟十四号飞船乘组出舱工作

可以说,航天员将会承担星球探险家、空间科学家、外星建筑师和太空教师等角色,在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和宇宙探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职业航天员将应对更加复杂的探测任务,选拔训练标准会更高。比如在载人登月任务中,要求航天员应对充满不确定性、长期缺少地面支持的情况,正确决策。这势必推动航天员类型分工进一步优化,训练新的驾驶和工作技能,培训地月间自主领航和飞行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上天“门槛”越来越低,非职业航天员会与日俱增,或留下难忘的观光记忆,或从事太空开发活动,逐渐拓展出更多太空职业,创造出更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