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老话反映了人们对遗传的普遍看法,认为孩子的特点、能力甚至命运,往往都和父母息息相关。我们在生活中确实不难看到父母和子女在性格、长相等方面的相似之处。然而,这种遗传性影响究竟有多大?尤其是在智力方面,聪明的父母是不是更容易生出聪明的孩子呢?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聊聊,智力到底有多少能遗传给下一代。
双胞胎研究的启示
要弄清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科学家们设计了许多巧妙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双胞胎研究”。双胞胎,尤其是同卵双胞胎,拥有几乎一模一样的基因,因此被称为“遗传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两人从小分开抚养,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社会经济地位都有可能截然不同,而这种情况正好为研究“遗传”和“环境”的相对影响提供了条件。
心理学家在许多收养机构中找到了这样的双胞胎,观察这些孩子在完全不同环境中成长后会出现哪些差异。结果显示,虽然双胞胎成长环境不同,但在智商上的相似度却达到0.7以上,这是一种非常高的相关性,远高于普通兄弟姐妹甚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智商相关度。换句话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智力的遗传成分在双胞胎中非常显著。而非亲生的兄弟姐妹,即使在相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其智商相似度依然较低,进一步印证了遗传在智力上的作用。
智力有多少能遗传?
虽然双胞胎研究中智商的高相关性支持了遗传的影响,但相关性并不等于确定性。根据大量双胞胎和家族研究,心理学家认为遗传在智力中的作用大约在50%至70%之间,也就是说,基因在决定智力水平上有着显著但非绝对的影响。这种50%至70%的比例,说明智力不完全是“天生”的,后天的教育、经历和社会环境在个体智力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趣的是,遗传对智力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强。幼年时,儿童的智力主要受家庭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但随着成长和独立性的增强,遗传因素逐渐“展现威力”。换句话说,智力的发展并不是在出生时被固定,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不断调节着智力的发展。
家长才是最重要的引路人
虽然基因的影响不可忽视,但环境因素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良好的教育、丰富的经历和充满爱的家庭支持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例如,孩子的大脑在幼年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育刺激、家庭的阅读氛围、父母的情感支持,都会促进大脑中的神经连接,从而提升智力表现。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庭即使基因遗传并不出色,却能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培养出高智商的孩子。
所以,家长们应该用更科学的心态看待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一味地担心“基因决定一切”。心理学家指出,家长的角色在于帮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发展,而不是给孩子套上“智力遗传”的枷锁。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积极的引导和宽容的成长空间,这些才是真正有益于孩子发展的“环境因素”。
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创造温暖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面对挑战、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些比“天生聪明”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智力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情绪管理、面对挫折的韧性等更是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样,孩子无论在先天遗传上有何长短,都可以在环境的支持下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Bouchard Jr T J, McGue M. Familial studies ofintelligence: A review[J]. Science, 1981, 212(4498): 1055-1059.
[2] Burchinal, M. R., Peisner-Feinberg, E., Bryant, D. M., & Clifford, R. (2000). Children's social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child-care quality: Testing for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s related to poverty, gender, or ethnicity.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4(3), 149-165.
作者: ACC心理科普
审核:杨小洋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