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腹水的定义
肝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的腹腔内液体异常积聚的现象。这一现象通常发生在肝脏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如肝硬化、肝癌或肝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肝脏的血流不畅,血浆中的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大量流失到腹腔中,进而引发腹水积聚。
二、肝腹水的临床表现
肝腹水临床表现为腹部逐渐出现的肿胀,是腹水积累的直接体现,腹壁因此变得凸起,触摸时感觉紧绷并伴有压痛。同时,由于水盐代谢的紊乱,患者的下肢常出现明显的浮肿,而腹水对膈肌的压迫则限制了呼吸功能,引发呼吸困难与气急。腹部膨胀还减缓了胃肠蠕动,造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甚至出现恶心与呕吐。此外,长期肝腹水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增厚、红斑等皮肤黏膜变化。除了上述主要症状外,肝腹水的病程还可能伴随腹痛、黄疸和尿量减少等症状的出现。
三、肝腹水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采用手法触摸(触诊)来细致检查患者的腹部区域,重点判断腹壁是否呈现紧绷状态,是否伴有压痛感,并留意是否存在随体位变化而变动的浊音区域(即移动性浊音)。
2.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和CT扫描,能够清晰展现腹腔内部,直接监测腹水的存在及其分布情况,同时还能详细评估肝脏的外形轮廓及其内部结构是否发生异常变化。
3.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肝功能指标、白蛋白水平、电解质情况等,能够全面了解肝脏的代谢与解毒功能,同时掌握患者的整体健康概况。
4.腹腔穿刺:对于疑似肝腹水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腹腔穿刺抽取液体进行分析,以明确腹水的性质、有无感染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四、肝腹水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在肝腹水的药物治疗中,利尿药物如呋塞米和螺内酯被广泛应用,它们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来减少体内水分潴留,从而缓解腹水症状。同时,对于低蛋白血症明显的患者,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成为关键措施,旨在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使腹水向血管内回流、促进腹水的消退。
2.医疗干预:对于腹水显著的患者,常采用腹腔穿刺抽液的方法,直接排出腹水以减轻腹腔压力,进而改善肾脏血液循环。而对于顽固性腹水病例,则考虑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该手术通过在肝内构建一条从颈静脉至门静脉的通道,有效降低门脉高压,从根本上促进腹水的消退。
3.对因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肝硬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于乙肝引起的肝硬化,关键在于积极实施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进而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首要任务是严格戒酒,消除酒精对肝脏的持续损害,同时辅以营养支持和肝脏保护治疗,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而针对药物性肝硬化,关键在于及时停用引发肝损伤的药物,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解毒、保肝等对症治疗,以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
4.肝移植: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当其他治疗手段已难以奏效时,肝移植成为了他们重获新生的终极希望。这一手术将健康的肝脏移植入患者体内,不仅能够有效替代病变的肝脏,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更能够从根源上消除肝腹水等严重并发症,为患者带来彻底治愈的可能。
五、预防肝腹水的措施
1.在日常饮食中应选择低盐低脂、富含高蛋白与高纤维的食物,避免过量饮酒,以预防酒精性肝硬化及肝腹水的发生,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规律的作息习惯,并定期参与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2.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特别是针对肝脏健康的专项检查,能有效预防并早期发现肝硬化及肝腹水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对于已确诊的肝炎及脂肪肝患者,应实施更为严密的肝硬化筛查策略,旨在早期发现潜在病变,及时干预,从而有效保护肝脏功能,维护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3.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积极采取抗病毒治疗,遏制病毒复制,缓解肝脏炎症,预防肝硬化的发生;而对于脂肪肝患者,则需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等措施,有效管理病情,避免其恶化至肝硬化阶段。
作者 | 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李芳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