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周舒义、望乡
亲吻的进化起源
吻是一种跨越地域和文化的语言。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尽管其细节存在差异,但吻都限定在特别的情境,特别的关系,特别的人——特别的亲密感。这或许意味着,亲吻背后蕴含着跨越文化的演化基础。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吻起源于亲子间的嗅探、哺乳或喂食行为。而近日发表于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的一项研究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吻起源于人类祖先梳理毛发的“收尾阶段”,这种行为在现代的黑猩猩等类人猿中仍然存在。
公元前18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泥塑,展现了一对恋人接吻的场景。|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梳理行为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普遍存在:从其他个体的毛发中挑出寄生虫、死皮和碎屑,这种行为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压力,巩固社交纽带。因此,梳理行为具有卫生和社交方面的双重意义,常发生在有密切社交、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不限性别和年龄。在梳理毛发的最后一步,梳理者会撅着嘴,吮吸被梳理者的毛发、皮肤,来清除其中的寄生虫或碎屑。研究者表示,比起此前的亲吻起源假说,这一动作与人类亲吻在形式、情境和功能上更为接近——包含撅嘴和吸吮动作,不局限于亲子等关系,并且具有社交上的亲密意味。
作者指出,在演化过程中,人类祖先逐渐褪去体毛,梳理的卫生功能随之减弱。梳理频率越来越低,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的梳理行为减少了89%。但梳理的最后一步——用嘴唇吮吸、触碰,作为一种社交仪式的核心得以保留,演化为今天的亲吻。研究认为,嘴对嘴接吻是在嘴对皮肤亲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源自人类祖先相互梳理毛发的行为。由于嘴唇附近部位非常敏感,接吻因其带来的愉悦效果而维持下来。
研究人员表示,现代类人猿的毛发长短不一,毛发较少或较薄的群体梳理持续时间相对更短。如果无论梳理时间长短,最终都以“亲吻”收尾,那么这将有力支持上述假说。
“天关”卫星首例科学成果发布,探测到新型X射线暂现源
北京时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牵头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完成在轨交付,并正式命名为“天关”卫星。在交付仪式上,中国科学院还发布了“天关”卫星在轨取得的首个重要科学成果:探测到一例具有独特X射线特性的暂现源——EP240408a。该暂现源因其在X射线波段独特的时间和光谱特性而受到关注,此类事件在天文学领域尚属首次观测到。相关论文由《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于10月30日在线发表。EP240408a的发现标志着“天关”卫星在揭示宇宙中未知现象方面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在发现EP240408a的观测中获得的X射线图像 |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EP240408a于2024年4月8日首次被“天关”的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探测到,记录了其X射线的一次剧烈爆发。此次爆发的亮度增强了300倍,仅持续了12秒。随后,通过EP的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Swift雨燕卫星和NICER等空间望远镜进行的后续观测,科学家们进一步确认了这一发现,该X射线天体在大约10天后消失。文章作者、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张文达表示:“EP240408a的时变和光谱特性与我们已知的X射线暂现源都不完全匹配,包括喷流潮汐瓦解恒星事例(TDE)、伽马射线暴(GRB)、X射线双星(XRB)、或快速蓝色光学暂现源(FBOT),EP240408a可能不属于目前已知的任何X射线暂现源类型,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的或罕见的天文现象。”
“天关”卫星首席科学家袁为民表示:“EP240408a的发现可能预示着一类全新的暂现源类型,此类短期X射线耀发具有大约10天的时间尺度,在以前的时域X射线调查中有可能被遗漏了,目前其他正在运行的X射线望远镜或其它波段的望远镜很难探测到类似对象,EP的这一发现对于我们理解宇宙中的极端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天关”卫星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主导,欧洲航天局(ESA)、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MPE)和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参与研制。EP于2024年1月9日发射升空,并于同年7月开始开展常规的科学运行。
生命最初1000天内少吃糖,成年后更健康
幼年经历有时会影响一生,生命最初几年吃下的食物,可能会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塑造我们的身体。10月31日发表于Science的一项研究通过分析英国1953年取消“限糖令”前后的人口健康数据,发现在生命最初的1000天内(从怀孕到2岁)限制糖分摄入,可以大幅降低成年后罹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迫于经济困难,曾实行糖定量配给,期间英国居民平均每天摄入约40克的糖,与现代饮食指南规定的水平(<50 g)相当。配给制度在1953年9月结束,糖的平均摄入量很快翻了一番,增长到每天80克。与此同时,其他食物的摄入情况却几乎不变。研究人员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获取数据,比较了在糖配给制度期间出生的3.8万人,以及糖配给制度结束后不久出生的2.2万人的健康情况。结果发现,前者成年后罹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分别降低了约35%和20%,发病时间分别推迟了4年和2年。值得注意的是,仅在孕期内限制糖分摄入就能降低约1/3的疾病风险,出生后糖分限制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出生六个月后,这也通常是婴儿开始吃固体食物的时期。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强调了在生命最初1000天里限制糖分摄入的长期健康益处。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父母或孩子需要完全禁糖,不过考虑到食品行业添加糖泛滥,减少糖分摄入仍有益处,“关键在于适度。”
OpenAI为ChatGPT添加搜索功能
当地时间10月31日,OpenAI宣布为聊天机器人ChatGPT增加搜索功能,为用户提供快速、及时的最新资讯和答案,无需再借助另外的搜索引擎。该功能被集成到聊天机器人中,而不是一款单独搜索产品。
OpenAI表示,该搜索模型是GPT-4o的微调版本,目前搜索功能已向付费的Plus和Team用户全面开放。使用企业版和教育版的付费用户将在未来几周内获得访问权限,免费用户则需要再等待几个月的时间。ChatGPT的搜索功能将根据用户提问挖掘网络信息,提供快速、及时的答案。用户和ChatGPT的聊天内容将包含新闻文章和博客文章等来源的链接,用户有机会了解更多信息。
“ChatGPT搜索利用第三方搜索提供商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直接提供的内容,为用户提供正在寻找的信息。”新闻稿写道,OpenAI与新闻和数据提供商合作,为天气、股票、体育、新闻和地图等类别添加最新信息和新的视觉设计。OpenAI今年已与多家出版商签署了内容协议,其中包括《时代》杂志、《金融时报》、《商业内幕》的所有者德国媒体巨头阿克塞尔·斯普林格(Axel Springer)、法国《世界报》等。
4102万位!GPU助力发现迄今最大素数
英伟达公司前工程师卢克·杜兰特利用众多图形处理器(GPU),成功发现了迄今已知最大素数:2¹³⁶ ²⁷⁹ ⁸⁴¹-1,其展开为41024320位十进制数,比2018年的纪录长1600万位。
素数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比如2、3、5都是素数。随着数字越来越大,证明哪些数是素数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卢克参与“梅森素数互联网大搜索”(GIMPS)项目,发现了这一最新素数。他将获得3000美元奖金,这是该项目自2018年以来颁出的第一笔奖金。
GIMPS项目此前发现的所有素数,都由个人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找到。而此次最新发现的素数,是借助GPU发现的。GPU最初是为电脑游戏开发的芯片,如今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崛起的关键。卢克曾在英伟达公司担任GPU开发工程师,他让部署在全球17个国家24个数据中心的数千个GPU联网,合作发现了这一素数。
这个新素数也是第52个梅森素数。梅森素数是形如2n-1(n是正整数)的素数,是为纪念法国数学家马兰·梅森在该领域所做的开创性工作而命名。这类素数相对容易被找到,因此成为GIMPS项目的首要目标。
卢克表示,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寻找梅森素数,是希望通过这一成果证明:GPU不仅能用于AI领域,也有望在基础数学和科学研究领域“大显身手”。(科技日报)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