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中国水利杂志 ,作者邓铭江
▲哈巴河白沙湖 摄/王忠庆
西方国家对生态经济研究起步较早,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新兴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概念。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自然环境的价值对人类经济社会相当重要。美国经济学家布朗认为,生态经济是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是一种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是既能够满足我们需求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前景的经济。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成立,1987年向联合国递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确立了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地位。
**生态经济****连接生态和经济,是经济的生态化和生态的良性化,是经济与生态的动态平衡和互为协调的发展,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1994年,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强调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依照规划,应将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最基本单元。“县域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划报告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自此学术界及各级政府部门开始了对县域经济的探索和研究,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县域生态经济****本质上就是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修复等生态问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济模式。
在人-水-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需要耦合自然实体和人文内涵,促进相互提升,构筑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六水”统筹治理体系。
本文在深入分析哈巴河县域自然资源、科学开展生态调度、打造生态水网等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态服务价值,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文化生活圈,满足群众对边疆“奇域特质”的体验需求,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为优化哈巴河县域生态经济空间结构提出发展模式和调控策略。
01生态经济空间优化
构建以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为主的一体化生态经济空间优化发展新格局,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生态经济空间构建的基本要素是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基质(大型绿地、风景区、郊区森林、农田等)、斑块(公园、街头绿地、小型游园等)、廊道(河流、道路、农田绿化带等)的有机结合,使不同性质、不同形状、不同规模的绿地构成能保持自然过程整体性和连续性的动态绿色网络,为居民提供基本、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审美和教育等。
1.目标原则
坚持“四水四定,适水发展”“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生态优先,产业融合”的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优化“三区三线及三生空间”(三区三线: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布局,建设完善县域生态基础设施,提升生态功能及服务价值;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高水效农业,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提升畜牧业产量与质量;注重生态空间和产业融合发展理念,让草原畜牧、特色种植、有色矿业、文旅产业等形成有机产业链,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旅游主题业态。让景城一体、乡村和美的文旅产业,满足群众对边疆“奇域特质”体验的美好向往。
2.空间结构
围绕绿色发展内涵,明确生态经济发展思路,构建城镇、产业、旅游发展空间相协调的“一芯、五组团,两带、四片区,一环、多游路”生态经济空间格局。其中,“一芯”指哈巴河中心城区;“五组团”指萨尔布拉克镇组团、铁乡森林度假组团、库勒拜镇组团、齐巴尔镇组团、185戍边农垦组团;“两带”指绿色工业产业带、山水休闲产业带;“四片区”指山地森林保育与牧业主要生产区、山前草场修复与农牧业发展留白区、平原湿地保育与农业主要生产区、荒漠自然演替与农牧业发展限制区;“一环”指旅游环线,区域旅游以喀纳斯景区为核心,通过布尔津喀纳斯机场和S232省道联系布尔津县城;“多游路”指在区域大旅游环线基础上,结合县域网络化游线,形成沙漠、河流、湿地、桦林、田园等多条生态人文特色游路。
▲哈巴河生态经济空间优化布局示意图
一方面在空间上要强化对“一山(阿尔泰山)、两湿(阿克齐湿地、科克托海湿地)、四河(额尔齐斯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阿拉克别克河)”核心生态区的保护,维护“山河林田湿草沙”多样化生境;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以生态城镇化建设为引擎,推进“一芯、五组团”建设,以生态产业为链条,加快“两带、四片区”发展,以生态旅游为触媒,增加“一环、多游路”活力,让生态成为经济发展的永续能源。
3.调控策略
加快生态水网和现代灌区建设,实现水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巩固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形成“绿色种植-规模养殖-林草景观”一体化的生态产业链;优化中心城区蓝绿系统,将湿地生态补水引入城乡,构建景城一体化生态居游设施体系,形成“景、城、乡”一体化生态绿道游憩系统。聚焦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构建共享经济下“三生共赢”的盈利参与模式,因地制宜利用乡土资源,形成丰富的游路体验和游憩开放空间,打造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以信任为纽带、以所有者生活不受影响为前提的闲置物品或资源使用权共享的开放性交换系统,将绿水青山、村居民宿、乡村文化、绿色食品进行共享,探索灵活多样的参与方式,形成共享共赢的合作机制,实现生态资源效益转化。
02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得到的惠益,包括物质产品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生态经济发展效益最终会体现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长上。依据生态环境部2020年以技术文件形式下发给各地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指南》,分析计算哈巴河县拓展湿地生态空间、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升县域文化旅游能力后的生态服务价值,对比实施生态经济措施前后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变化,评价生态经济措施的综合效益。
▲哈巴河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计算成果对比分析
1.物质产品价值
物质产品价值包括农业作物、林果业、畜牧业3个评价指标。通过建设高质量农田、建立轮牧制度、改变种植结构等生态经济发展策略,能显著提高哈巴河县生态系统的物质产品供给价值。到研究期末(2023年),物质产品价值总量将增加10.3亿元,增幅约59.9%。其中,林果业增幅最大,为228.6%;畜牧业为63.0%;农业作物为43.3%。
▲哈巴河县2020年和2030年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价值
2.调节服务价值
调节服务包括水源涵养、空气调节、气候调节、净化环境、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物种保育等7个评价指标,采用当量因子法计算调节服务价值。
▲哈巴河县2020年和2030年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
结合生态保护目标,将湿地生态空间由400km²扩展到700km²,扩大补水范围,采取退耕、补植、增湿、增加生态用水、控制放牧等措施,提升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其中,与2020年相比,2030年乔木林面积增加17.0km²,灌木林面积增加50.4km²,草地面积增加132.5km²,湿地面积增加73.6km²。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由2020年的20.7亿元,提高到2030年的49.1亿元。
▲哈巴河县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计算表
3.文化服务价值
采用景区年旅游总人次作为评价指标,价值量以旅行费用进行核算。2020年哈巴河县游客量为103万人,人均消费约971元,文化产品价值约10亿元。参考阿勒泰地区和哈巴河县全域旅游规划,研究认为:每年大量游客抵达喀纳斯景区和禾木景区后,遵从“驱前”游憩的心理学原理,可引导游客选择进入哈巴河“一芯、五组团,两带、四片区,一环、多游路”生态经济空间,进一步体验那仁夏牧场、白哈巴村、白桦林、湿地公园和边塞小镇的“奇域特质”风光。按照“环一圈、住两宿、游三天”规划设计方案,2030年哈巴河景区游客人数若达到350万人(约为喀纳斯景区的四成),文化服务价值将达到55亿元。
▲喀纳斯与哈巴河景区文化服务价值对比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哈巴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中,物质产品价值占比较低,通过高效利用水资源、拓展生态空间、美化环境条件,提升调节服务价值,大力发展全域生态旅游,才能使文化服务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发展生态旅游对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优化农业结构,构建“种养+产供销+农牧文旅”的特色产业链发展模式,也是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03生态经济发展路径
为了适应大旅游时代的发展趋势,满足市场新需求,充分发挥生态、美学、社会和经济价值,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哈巴河县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坐拥优质生态资源,但受制于区位、交通、人才技术等因素,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未能有效发挥。目前哈巴河县城乡发展不协调、生态退化、生态景观破碎化等问题突出,缺少让乡村更好融入城市发展的元素。2023年哈巴河县游客人数只有喀纳斯景区的24%,且旅游模式多为点状,未形成闭环。生态系统的物质产品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共享经济将为这些优质资源、闲置资源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创造跨区域共享、城乡共享的可能。共享经济下的生态旅游发展,可通过外部机构与市场的广泛合作参与,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营销方式,优化整合本地生态产品、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在更大的市场上最大化发挥其综合价值,同时探索灵活多样的本地群众参与方式,形成共享共赢的合作机制。
1.以共享农庄为抓手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共享农庄是以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充分涵盖农民利益的组织结构为依托,以各类资本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为建设运营主体,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建设城市与乡村共同参与的“1+3”产业(“1”代表第一产业,“3”代表第三产业)模式,是实现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复合效益提升的乡村振兴重要途径。培育和发展有竞争优势的共享农庄产业形态,需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双重发力,构建多主体激励相融的利益分配机制。
立足哈巴河特色资源禀赋,结合潜力产业与市场需求,对共享要素产品与共享产业实现方式进行组合,共享农庄建设有4种模式可选择:共享绿色食品的农业订单型共享农庄,共享绿水青山的休闲康养型共享农庄,共享乡村文化的文化创意型共享农庄,共享村居民宿的投资回报型共享农庄。根据资源条件与产业发展预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发展方向,或选择多种共享形式,也可依托临近城镇、景区空间独立进行民宿建设与共享。
▲哈巴河山野民居 摄/王忠庆
2.构建生态绿道游憩景观系统
自然生境与农业景观共同构成了哈巴河平原区乡土生态景观基底,涵盖以下5类本地典型生态景观:涉禽、冷水鱼、杨柳林、白桦林及湿地植物生境——河谷林草,候鸟、湿地植物、盐生植物生境——沼泽湿地,猛禽、啮齿类动物、草地生境——干旱草原,猛禽、荒漠植物生境——沙漠,陆禽、灌木、草地生境——干旱灌丛,雀鸟、啮齿类动物、农作物生境——农田果林。
结合典型生态景观分布与交通设施布局,选取5条特色游憩路径形成生态绿道的空间布局:哈巴河白桦林绿道环路,展现沿岸河谷林草生境;额尔齐斯河画廊绿道,展现河谷林草与干旱草原灌丛交替的景观;科克托海湿地绿道,展现沼泽湿地与干旱草原灌丛交替的景观;田园药谷绿道,展现农业(中草药)生产景观及乡村风光;边境沙漠绿道,展现中哈界河和独特的大漠自然风光。
▲哈巴河平原区生态绿道系统布局
3.生态乡村牧区全域联动治理建设
从全域旅游出发,乡村牧区旅游需要紧密联动人居空间与旅游要素发展,实现乡村资源与旅游主题的完美结合、乡村产业与旅游业态的有机融合、乡村空间与旅游配套的共享共用、乡村治理与旅游经营的协调互助。结合哈巴河乡村牧区特色和市场需求,提出4个发展方向:景区服务型乡村牧场,与景区旅游联动,提供旅游配套服务;城郊休闲型乡村,服务城镇区域居民,提供假日休闲服务;特色农庄牧场型乡村,开展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提供田园休闲度假服务;人文乡居型乡村,将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提供有品质的乡村文化产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发展乡村牧区生态旅游,必须在保障自然生态健康与乡土人文传承的前提下,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村庄牧场生态环境,培育人文风貌,塑造乡村建筑,提升农(牧)产特色,植入新兴业态,完善旅游配套。在村庄更新与建设过程中,要遵守生态保护修复的管控要求,采取污染前置处理等措施,同时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确保开发建设过程及生产生活、旅游活动对自然过程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维护本地赖以生存发展的绿水青山。
4.典型生态人居空间优化
**城市人居空间提升规划,**选取县中心城区西侧与阿克齐湿地毗邻的边带区域——阿克奇湿地田园带,作为“景城一体”人居空间提升的代表性区域。从生态系统、业态功能、休闲游憩3个方面,促进城市与湿地的融合。具体体现为:景城生态融合,利用湿地生态补水廊道,使湿地与城市水网、绿网连通交融;景城功能融合,实现湿地城市功能升级及湿地乡村有机更新;景城游憩融合,构建生态、便捷、体验丰富的慢行游憩系统,串联城区与湿地带,形成“林水交融”的城区水景观,带动景城融合,提升城市活力。联系中心城区及外围空间绿地,形成完整的基质、廊道、斑块绿地生境网络,综合形成中心城区绿地空间结构。
**村庄人居空间提升规划,**选择阿克阿热勒村作为代表性村庄。该村庄位于白桦林景区,沿哈巴河支流水湾而建,因其自然风景秀丽吸引众多艺术家前来写生,被称为“画家村”。根据综合用地条件与规划定位,村庄空间可划分为5个功能分区:画家村,融合于自然林带设立三处画家工坊及社区组团;艺术中心区,河湾与村庄空间相扣,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和文化艺术舞台等公共建筑;桦林民宿带,沿河道外围林下建设精品民宿,提供全景式桦林美景居住体验;生态田园及集中畜牧区,将现状分散圈养的畜牧棚舍进行集中化管理展示;村庄生活区,剥离牲畜棚舍后,将村庄居民生活空间集中美化改造。与此同时,施以生态修复、农牧业发展、业态更新、交通游憩等专项规划的引导。
▲哈巴河秋日牧场 摄/王忠庆
近几年,地方政府及学术界对“产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景城一体”的认定和研究较多,重点强调功能的保障性和空间的融合性。哈巴河县依水而建,紧邻沿河湿地和白桦林,城区建设空间相对孤立,与自然河流湿地生态基底缺乏良性互动,城市空间与优质自然河流湿地空间邻近却不能亲近,未充分展现湿地城市的景观特色。因此,在生态经济发展优化布局中,应力求实现在功能上补充完善、在空间上联动发展、在交通上相互衔接、在风貌上相互协调、在文化上相互衍生,将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湖连通、自然生态景观、乡村景观与“三生空间”有机联系起来,恢复河湖、自然生态景观生机,促进水与城乡、产业、生态和谐发展。
04结语
“郡县治,天下安”。自秦设郡县两千多年来,县域是我国历朝历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今天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连接点。没有县域现代化支撑,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县域,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与热土在乡村。为根脉培土、为山河塑形、为乡梓铸魂,是当代人的使命担当,也是赤子回报热土的拳拳之心。
希望哈巴河这座边塞小城,能够走出一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跃升、生态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 邓铭江.哈巴河生态经济与生态服务价值提升路径探析[J].中国水利,2024(19):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