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中国科普博览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浩瀚太空中,一座名为“天宫”的空间站正以每秒7.9公里的速度翱翔。这座国家太空实验室装载了大量高科技仪器、设备及装置,它们肩负着完成特定科学实验任务的重任,被形象地称为“有效载荷”。然而,要让这些“有效载荷”在太空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并非易事。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后盾——有效载荷运控中心,来管好、控好、维护好这些太空中的宝贝。
有效载荷运控中心,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是整个空间站上空间应用实验的“大脑中枢”。它负责统一指挥与调度所有有效载荷,统筹空间应用的运控任务,包括任务规划、运行控制、载荷监视、数据管理、空间环境预报等,堪称在轨实验的第一现场、核心和枢纽。
有效载荷运控中心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在这个中心里,有一支被亲切地称为“太空实验大管家”的团队。他们通过测控通信手段,将地面的科学家与太空中的科学实验紧密相连,为科学家开展空间实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和保障。他们就像是一群精心策划的导演,为每一场太空实验制定高效的“课程表”,精心规划安排各个载荷的工作窗口,确保科学实验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有效载荷运控中心,数据类型繁多,包括遥测数据、工程数据和科学数据。遥测和工程数据主要用于监视实验柜的运行状态,预测可能出现的性能退化趋势,辅助工作人员尽早发现实验设备的故障征兆,并及时发出预警进行维护。
而科学数据则是空间科学任务中获得的实验数据,包括实验过程的数值、视频和图像。运控中心的专家们会对这些科学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处理,将其转化为具有科学意义的数据产品,分发给科学家,帮助他们获得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
当然,太空实验并非一帆风顺。在空间环境下,往往会发生预期外的实验现象。这时,“太空实验大管家”们就需要迅速调整实验方案,通过遥科学或遥操作技术,实时观察实验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策略、方案或参数,以获得更好的实验成果。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减轻了航天员的在轨工作负担,还增强了科学家参与空间实验的现场感,更有利于发挥科研人员在空间实验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空间科学实验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航天员、运控专家与科学家的通力合作。有效载荷运控中心正是这样一个连接天地、协调各方的桥梁。在这里,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秉持着严谨科学的态度,默默守护着太空中的每一个实验,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随着“天宫”空间站的正式运营,有效载荷运控中心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它将继续发挥“太空实验大管家”的职能,为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提供有力支持,助力人类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