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35年能在月球刷抖音吗?组建月球无线网得先解决这些难题

星空计划
原创
星空计划运营团队账号:活动信息发布、创作者培育计划作品发布等
收藏

图虫创意

在月球上网冲浪是什么样的体验?最近,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表示,在2035年前后,要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到时候,科研站将部署无线网。为什么要在月球搭建无线网?建成之后,我们可以在地球和在月球的宇航员组队打游戏吗?月球无线网延迟会很高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月球无线网。

目前,人类太空探索通信主要依靠无线电波,通过中继卫星和地面站网络来实现任务指挥、数据传输和控制。不同的任务、航天器、轨道位置会采用不同的通信频段和协议,以满足数据量、传输距离、延迟和实时性等要求。

在进行近地轨道任务时,一般用S波段(2~4 GHz)和Ku波段(12~18 GHz)的无线电波进行通信。比如国际空间站在低轨道运行时,就是通过这两个波段的无线电,分别进行控制信号传输和数据传输。在进行月球任务时,一般用S波段和频率更高的X波段(8~12 GHz)。在进行深空探测任务时,一般用X波段和Ka波段(26.5–40 GHz)。而需要与更远距离的深空飞行器通信时,则会选择低频、穿透力强、稳定的 S 波段。

不管选哪个波段的无线电进行通信,我们获取深空信息的方式都是“点对点”,每次只能建立单一的通信链路。也就是说,地球上的地面站,每次只能和深空中的卫星、机器人或者其他设备进行一对一的通信。

简单来说,目前的深空通信只能“私聊”,不能“群聊”。这种沟通方式暂时没有大问题。但是月球科研站建成之后,还只有“私聊”,问题就来了。

月球科研站建成后,有通信需求的设备肯定大大增加。比如基地部署的科研仪器、机器人以及科研人员配备的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仅互相需要通信,还可能需要和地球通信。如果继续采用“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的话,可能会导致通信资源严重不足,设备之间的通信争用资源时会出现冲突和延迟。

由于缺乏实时互联,设备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换时,需要先传回地面,再由地面传给另一台设备。目前地月之间存在约2.5秒的信号延迟(注: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信号往返需要约为2.5秒),如果所有数据和指令都需要传回地球处理,会非常影响任务的效率。

所以,搭建月球无线网,非常有必要。

问题是,怎么搭?

我们在地球上搭建无线网那一套可不能直接搬到月球。为啥?因为地球和月球环境差异太大了。就好像,如果把在北方,在屋里可以穿短袖过冬的那一套,搬到南方,可能脑子都会冻坏。

在月球搭建无线网一样的道理。

在搭建之前,得解决物理环境带来的挑战。首先是极端温差。

和地球不同,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天,月表温度可超过 100℃。晚上,月表温度可降到零下180℃,甚至更低。这种极端环境对电子设备的稳定性、散热能力、材料的耐温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咱平时使用的网络设备在这种环境下要么热化、要么冻得一碰就碎,根本没法用。所以在搭建月球无线网之前,得先使这些硬件设备能像咱的嫦娥探测器一样,适应极端的温度变化。

其次是高真空。

虽然月球存在微量的大气,但密度非常低,约等于真空。也就是说,月球上没有空气对流,设备只能通过辐射的方式散热,如果用传统的散热设计,设备容易过热。

高真空环境容易产生静电,静电积累可能引发电气放电,干扰甚至损坏敏感电子设备,如无线发射器、接收器和其他通信元件,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或中断。

静电放电还可能干扰信号或损坏数据。尤其在高频通信中,静电干扰会引起信号波动和数据丢失,影响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静电效应还会使设备更容易吸灰,进一步加重设备散热的负担。

高真空还会带一个我们在地球也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信号不好。在地球,空气中的分子和电离层可以反射、折射和散射无线电波,使信号传播得更远,尤其是低频信号。而高真空的月球没有这些反射层,导致无线电波更容易直线传播,无法利用折射和散射延长传播距离。因此,在月球,无线电波很容易衰减,导致通信距离变短,信号强度下降和噪声比增大。

然后就是高辐射。

刚刚提到的这些都是“小影响”,毕竟设备还能用,只是效果会变差。但高辐射可就没这么温柔了,直接对设备“贴脸开大”。

由于没有大气保护,月球表面的辐射水平大约是地球表面的200倍。月球表面的平均辐射水平大约为每日0.3毫希沃特(mSv/day),相比之下,地球表面的背景辐射一般为约每日0.0015毫希沃特。什么概念呢?拍一次 X 光的辐射剂量大约是0.1毫希沃特。

如果不做特殊保护的话,暴露在高辐射环境下的电子设备更容易受“单粒子效应”影响。单个高能粒子在通过设备的半导体元件时产生电荷扰动,导致瞬时错误或元件损坏。

简单来说,高辐射很容易让电子设备“暴毙”。

此外,辐射还能影响数据的传输准确性,引发信号衰减和误码。长时间辐射还会加速材料的老化,导致开裂、退化、脆化,影响设备的机械强度和密封性。

解决恶劣环境带来的考验之后,还得考虑能源问题。在月球上,探测器目前主要依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取能源,而月球昼夜交替周期约29.5天,极夜期间太阳能电池板无法工作,所以开发新型能源存储技术很关键。

除此之外,在月球搭建无线网还需要考虑网络架构上要有冗余设计,以防单一节点或设备故障导致通信中断。在地球上网络出问题了,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在月球,可是真正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总结来说,月球无线网和地球无线网除了名字外,几乎哪哪都不一样。

假如,上面提到的挑战和难题,我们都克服了,成功搭建了月球无线网,那在月球上网和在空间站上网有啥不同?

最大的区别是在空间站上网速度更快,而月球上网你会感到有明显延迟。主要原因是距离。空间站和地球的距离约 400 公里,可以通过中继卫星或直接接入通信卫星网络和地面站进行数据交换,然后再由地面站接入互联网。目前咱的天宫空间站下载网速可达150 MB/s,相当于 5G 网络。

而在月球,速度就明显慢了下来。2009 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最大下行速度为12.5 MB/s。

因为在月球,航天员要和地球进行数据交换,不能走空间站那一套,也就是设备直接接入通信卫星网络,然后和地面站建立联系,再接入互联网。因为地月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公里,远超地球同步轨道的高度(约3.6万公里),现在的通信卫星的信号强度和设计无法支持这么远的直接通信。月球和地球之间必须有一个“传话员”——中继卫星。所以,月球无线网建成后,你想发一张自拍,数据大概要经过这些关卡:用户终端 → 月球基站 → 中继卫星 → 深空网络地面站 → 互联网。即使设备数据传输零延迟,这一路走完,再反馈到你手机上,至少要花 2.5 秒,所以说,你想在月球和朋友开黑,秀操作,大概会输得很惨。

尽管月球无线网面临着种种挑战,但这些技术难题并非不可逾越。攻克这些技术壁垒不仅能促进月球科研站的建设,还能为人类在火星等更遥远星球建立通信网络积累宝贵经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你会收到朋友发来的微信:“今天月球无线网信号特别好,刚和家人视频了一会儿。窗外的地球真美,你什么时候也来月球做客?”

让我们一起期待科幻照进现实吧。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零一

审核:韩蕾 通信高级工程师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为儿微
庶吉士级
2024-11-09
老于学科普
庶吉士级
已阅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