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毒海螺可以用来美容?没错,还能治病!
作者:田达玮 科普创作者
审核:张珊珊 泉州师范学院 海洋生态学副教授
假期的时候去海边度假旅游,去沙滩上或者礁堆里捡贝壳,听起来再惬意不过了。
但在海边捡贝壳的时候,如果你碰上了下面图片里这样的海螺,而且是活的,就要小心了。这些海螺都是芋螺科的成员。
芋螺科的海螺们,图片来源:Wikipedia
超级药剂师
芋螺科是一个大家族,有接近1000个物种,种内的成员分类虽然有争议,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家族的海螺基本都有毒。
芋螺的毒素其实并不是为人类“量身定制”的,按照它们捕食的对象,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类:对虫毒素,对螺毒素,对鱼毒素。
其中对鱼类这种的脊椎动物有效的毒素,对人类也更危险一些。
比如下面图片中的这种地纹芋螺,它就是一种吃鱼的芋螺。而且它的毒素对人类毒性也极强,所以地纹芋螺又有个外号叫“杀手芋螺”。从1705年至今,有明确记录的大约有30多人被这种海螺蜇死。
地纹芋螺(杀手芋螺),图片来源:wikipedia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吃螺的、吃虫的芋螺不会蜇死人,鉴于我们很难分辨芋螺种类,如果在海边见到活的芋螺,最好都不要主动去招惹。
当然也不用过于担心,芋螺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被芋螺蜇死的案例中,大部分都是被人抓住之后无法逃脱,它们才采用了蜇人这样的最终手段。而且如果你看到的是空壳,也是可以放心捡的。
芋螺要进化出这么强的毒素,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毕竟海螺的移动速度非常有限,如果想捉到鱼这样身手敏捷的猎物,它们就必须让鱼在极短的时间里失去反抗能力。即便是过几秒钟毒发身亡,小鱼也有机会游出好几米,那可能就会被别的动物“捡便宜”了。
芋螺毒素主要是由10到3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所以又被称作芋螺肽。
虽然已经确认的芋螺种类不到1000种,但已经发现的芋螺肽的种类超过了5万种。一只芋螺的身体里可能含有很多种芋螺肽,所以它们算是个“小毒药罐子”。
你可能想不到,这些小毒药罐子,竟然可以被用来美容,甚至是救命。
芋螺肽药物大宝库
如果你搜索芋螺肽,可能会看到一些美容产品。比如,下图就是一种用来去除皱纹的芋螺肽。它的信息显示,它是从一种名叫耸肩芋螺(Conus consors)的海螺身上提取的。
CAS编号936616-33-0的芋螺肽信息,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
这种芋螺肽是一种高效的神经阻断剂,能阻断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肌肉放松,从而起到去除皱纹的效果。
耸肩芋螺,图片来源:Wikipedia
除了用来美容,芋螺肽这种阻断神经信号的能力也能用在其他方面。
比如,Prialt(齐考诺肽)这种止痛剂,就是模仿一种芋螺肽的结构人工合成出来的(全部从海螺身上提取成本太高了,产量也会受限)。
它的止痛效果是吗啡的1000倍,并且它长期使用也不会引起治疗耐受性,也不会引起成瘾性。
除了能够做止痛剂,芋螺肽也显示出了治疗其他疾病的潜力。比如有些种类的芋螺肽拥抗抑郁症的潜力,还有一些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症、癫痫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另外,通过研究郁金香芋螺以及前面提到的杀手芋螺,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有治疗糖尿病潜力的芋螺肽。
郁金香芋螺,图片来源:wikipedia
这种芋螺肽在芋螺捕鱼的过程中能发挥辅助作用。芋螺在悄悄接近鱼类时候,会直接向海水中释放这种芋螺肽,这些芋螺肽能通过鱼鳃进入小鱼体内,起到类似于胰岛素的作用,让小鱼的血糖降低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比如反应迟钝,运动能力减弱。
通过这种方式,芋螺就能提高自己的捕食成功率了。而这种类型的芋螺肽,也有望用来治疗人类的糖尿病。
而2021年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篇文章也提到,帝王芋螺这种食虫芋螺能够释放“迷魂剂”,让沙蚕误以为有对象可以交配,从而自动送上门。
这种毒素不需要注射,可以直接口服使用,虽然它们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体,但是它们可能会对其他药物产生拮抗或者促进作用。
芋螺可能自己也没想到,它们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致命毒素,竟然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海螺,或许很快就要成为药剂师的好帮手了。
参考资料:
[1] Fiorotti H B, Figueiredo S G, Campos F V, et al. Cone snail species off the Brazilian coast and their venoms: a review and update[J]. Journal of venomous animals and toxins including tropical diseases, 2023, 29: e20220052.
[2] http://penelope.uchicago.edu/~grout/encyclopaedia_romana/aconite/geographus.html
[3] https://www.dcchemicals.com/product_show-mu-conotoxin.html
[4] Turner A, Kaas Q, Craik D J. Hormone-like conopeptides–new tools for pharmaceutical design[J]. RSC Medicinal Chemistry, 2020, 11(11): 1235-1251.
[5] Torres J P, Lin Z, Watkins M, et al. Small-molecule mimicry hunting strategy in the imperial cone snail, Conus imperialis[J]. Science advances, 2021, 7(11): eabf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