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半夜听到身边人磨牙声“咯噔”作响的经历,特别在夜晚安静的时候,甚至会觉得有点瘆人,有些小朋友深夜睡觉时也会突然发出磨牙的声音,长辈们还会说“是孩子肚子里有蛔虫,要吃打虫药”。
但事实上呢?磨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怎么解决?
磨牙
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
磨牙症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因为多发生在夜间睡眠后,所以又称之为夜磨牙。磨牙症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8%~31%,在儿童中更为多见,据统计,每5名11岁以下的儿童中便有一人可能出现夜间磨牙的现象。
然而,对于其确切成因,医学界目前尚无明确结论,通常认为磨牙症的发生与多种生理和心理因素相关。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首先,情绪状态对磨牙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研究显示,焦虑、愤怒、压力增大等紧张情绪,容易导致夜间磨牙加剧。尤其是在情绪波动较大的个体中,磨牙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更高。此外,部分具有攻击性或竞争性的性格类型也被认为更易出现磨牙症。而在儿童中,情绪上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同样可能诱发或加重磨牙症。对磨牙严重的儿童,特别是伴有明显焦虑症状的,可考虑就医以缓解情绪压力。
其次,除情绪因素外,年龄也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
幼儿中的磨牙症较为常见,而随着年龄增长,磨牙症的发作频率和强度往往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因此,对于许多轻度磨牙的儿童来说,这种现象可能并不需要特殊干预,家长只需定期观察即可。
此外,某些药物和生活习惯对磨牙症的发生也有影响。抗抑郁药等部分精神类药物可能引发磨牙症。同时,吸烟、饮酒及过量摄入咖啡因等饮品也可能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对于有长期使用这些药物或习惯的个体,适当调整药物和饮食习惯或许能有所改善。
再次,磨牙症还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在一些家族中,磨牙症状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此外,有关牙齿咬合不正与磨牙症的关联,虽存在争议,但若个体确实存在明显的咬合不齐或咬合紊乱,进行矫正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牙齿的健康和功能,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磨牙症的症状。除了夜磨牙,磨牙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比如清醒时不自觉地紧咬牙齿和包含这两种状态的混合模式。
磨牙
影响真的很大
正常情况下,人们在平静状态时上下牙齿是微微分开的,而非紧密接触,这样可以让牙齿在咀嚼之外的时间得到适当的休息。然而磨牙症患者在夜间或无意识的状态下会持续过度咬合,导致牙齿在不必要时也承受摩擦和压力。
长期磨牙会磨损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若牙釉质被磨薄甚至磨透,敏感的牙本质或牙髓暴露在外,可能引发牙齿敏感、酸痛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引发疼痛,影响日常进食和生活质量。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此外,磨牙症还可能造成咀嚼肌的疲劳(通俗来说,就是让你的脸越来越方)和颞下颌关节损伤。
红圈部分即为颞下颌关节损伤。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若不及时干预,磨牙症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如关节的咀嚼疼痛、张口受限,甚至出现关节弹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生活舒适度。
佩戴咬合垫
一种有效的牙齿保护措施
磨牙症的治疗分为多种情况:
轻微的磨牙症通常无需治疗(也无法治疗),尤其在儿童中,有可能随着年龄增长、牙齿萌出、咬合关系逐渐确立并稳定而自然而然地消失。如果磨牙症发生在成年人,若牙齿本身未见明显磨损,也未感到疼痛,可选择观察。
然而,若磨牙症已经影响到牙齿健康(比如磨损严重出现牙敏感、牙痛)或导致咀嚼肌和关节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治疗上,由于尚无明确的病因,大多数情况下采取对症治疗,诸如对于磨损严重的牙齿应进行树脂充填、牙冠保护等。
对于磨牙严重者,晚上睡觉时佩戴咬合垫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对症治疗及预防的方案。它一般是使用软硅胶进行个性化制作,外形有点像透明保持器,能够有效将上下牙齿隔开,减少直接牙齿之间的磨损及缓解颞下颌关节的压力。
夜磨牙咬合垫。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不过,磨牙垫并不是会让磨牙的趋势减少,而是让牙齿之间不再互相摩擦,转而替代的是让牙齿去摩擦硅胶。因此,磨牙垫本身也容易被磨穿,通常半年到一年常规佩戴很可能就会出现磨牙垫的破损,这时就要重新制作了。
日常防护小贴士
1
减压放松
保持生活与工作的平衡,避免过度紧张影响睡眠质量。可以尝试在睡前听轻音乐、阅读等放松方式,帮助身心平静入眠。
2
减少刺激物摄入
尽量减少烟、酒及咖啡因饮品的摄入,尤其避免在睡前饮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食物或饮品,以免加重磨牙症状。
3
培养良好作息
避免睡前剧烈活动,如健身、跳操等,以免过度激活神经系统,影响夜间的自然放松状态。
参考文献
[1]Beddis,Hannah,MichaelPemberton,andStephenDavies."Sleepbruxism:anoverviewforclinicians."Britishdentaljournal225.6(2018):497-501.
[2]Bulanda,Sylwia,etal."Sleepbruxisminchildren:eti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aliteraturereview."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researchandpublichealth18.18(2021):9544.
策划制作
作者丨何剑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综合牙科主治医师
审核丨吴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