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每天都在认真刷牙,但一张嘴总是能让人退避三舍——口臭不是病,但臭起来真是让人尴尬万分。
为啥都认真刷牙了,还会口臭?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种。
口臭可以分为生理性的病理性的。吃了洋葱、大蒜等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后产生的就是生理性口臭,刷牙漱口就能解决;而因为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引起的口臭,则是病理性,需要经过治疗才能解决。此外,肠胃差、吸烟等等也会引发口臭。
但如果以上情况都不符合,但就是时不时口臭,则还有另一种可能——日常生活中对于口腔的清理不够到位导致。如果只刷牙而忽视了清理牙缝、舌苔,也有可能出现口臭。
舌苔,是舌头表面的一层淡白色物质,主要是由舌头脱落的上皮细胞、食物残渣以及细菌等形成的混合物。
由于舌头表面有着大量舌乳头,结构有利于各种物质的存留,再加上口腔内部环境温暖湿润,更是让细菌的繁殖拥有了绝佳的条件,因此舌苔中的细菌并不少。
舌苔并不是凭空长出来的,而更像是舌头上不断积攒起的一层层死皮。而死皮中,又有着一位死皮为生的微生物们,趁着我们不注意飞快繁殖,让舌苔变得更厚。
通常情况下,舌苔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也会随着我们进食、洗漱、饮水和唾液的冲刷不断脱落。因此,我们的舌苔厚度通常是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的。尽管看起来有点点恶心,但舌苔也是咱们人体菌群平衡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东西。
但是,舌苔的成分和厚度也会随着我们口腔内微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比如当我们糖吃多了,口腔环境就会呈现微酸性,而这种环境中细菌的繁殖就会加快,舌苔就会变厚;而当我们经常不刷牙时,口腔中的食物残渣过多,食物过剩也会让细菌的繁殖增多,导致舌苔增厚。
而舌苔太厚,就会导致口臭。根据相关研究,舌背,尤其是靠近舌根部的位置的舌苔,是口腔内挥发性硫化物最集中产生的地方——令人厌恶的口臭,就是由此而来。
而刷舌苔,就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发现,刷去舌头上的舌苔能去除75%的挥发性硫化物,很大程度上缓解口臭的问题。
舌苔刮除的频率因人而异,具体取决于个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舌苔的厚度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如果是生理因素导致的舌苔增厚,建议每隔两三天刮舌一次;如果是病理因素导致的,可以每天刮舌一次。一般来说,在正常的口腔卫生维护过程中,每天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主要手段,无需特别刮舌苔。如果舌苔较为厚重,或者有口腔异味等问题,可以考虑使用软毛刷或者专门的舌苔刷来清洁舌苔。
通常情况下,舌苔应该是一层薄薄的浅白色物质,而当舌苔积攒较多时就会变得微微发黄,此时就可以进行清理了。
刷舌苔动作没有特别的讲究,用柔软的牙刷、牙刷背面的颗粒状刮板或专门的刮舌器清理都可以达到清洁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刮舌苔的力度要轻柔,避免过于频繁和用力地刮舌苔,以免损伤舌表面,引起疼痛或感染。刮完后用漱口水或清水漱口,就可以啦。
刮舌面时的反呕,是人体的正常保护机制,叫做呕吐反射。刮舌时不要伸得太靠里,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如果轻轻刮舌也会有严重的呕吐感,则需要考虑是否有慢性咽炎、软腭肿胀或增厚等等问题所导致了。
除了舌面,牙缝也是很多人会忽视的一个卫生死角。刷牙无法彻底清洁牙齿之间的缝隙,而食物残渣隐匿其中,同样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因此每次刷牙后,还应该用牙线清理每一个牙缝,来回来回刮取齿垢,过程中要避免损伤牙龈。牙线可以有效去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防止邻面龋坏或形成结石,也能减少口臭的发生。
口腔卫生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确实我们在社交时最容易导致社死的原因之一——想要避免尴尬,除了认真刷牙,清理舌苔、牙缝都十分重要。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海德拉 科普作者
审核: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