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呈现的这幅画作出自画家马丁·德罗林 (Martin Drolling ) 之手。它看起来普普通通,只是一个光线不太明亮的厨房内景画面。但这幅画里,使用了大量的木乃伊棕。
而且和“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不一样,当时的木乃伊棕里,真的含有木乃伊。
马丁·德罗林的《厨房内景》,图片来源:Wikipedia
躺着也会招来横祸的木乃伊
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的时候,只是希望它们能够长长久久地保存,希望死去的人未来转生的时候还能继续使用这副“保存良好”的躯体。
在制作木乃伊的时候,古埃及人会先去除遗体的内脏,然后填上乳香、桂皮等等香料,然后放入泡碱中干燥脱水,之后绑上绷带,涂上树胶,装入石棺中。
但让古埃及人以及这些木乃伊都没想到的是,在被埋葬了几千年之后,它们竟然被“开发”出了各种新用途。
其实在被当作颜料的原材料之前,木乃伊就莫名其妙地被欧洲人“赋予”了药用价值。这种莫名其妙的“功效”,可能源自于人们对阿拉伯语翻译时候的一个误解,也有可能是源自人们的迷信,认为这种长久不朽的遗体具有神圣的能力。
不管这种风气是如何开始的,到了中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用磨碎的木乃伊粉做止血剂、治疗牙疼、痢疾等等疾病。就连大名鼎鼎的弗朗西斯·培根、罗伯特·波义耳也认为木乃伊确实有治疗瘀伤和止血的作用。
这给埃及的木乃伊带来了麻烦,尽管当时统治埃及的土耳其政府并不支持这种贸易,但木乃伊依然被偷运倒卖到了欧洲。
终于到了16世纪,用木乃伊做药的风气不再盛行了,木乃伊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很快,它们又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做颜料。
人们会用木乃伊再加上没药、以及白沥青(松树、杉树等树木的树脂)混合在一起,调制成特殊的颜料——木乃伊棕。
虽然最早是谁想到拿木乃伊作颜料已经不可考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18世纪和19世纪已经相当流行了。
18世纪末皇家艺术学院的本杰明·韦斯特(Benjamin West)甚至评价道“用来做釉料最好的棕色,就是拿木乃伊肉质最丰富的部分制作的木乃伊棕”。
法国大革命之后,甚至有人把法国之前国王的心脏拿出来做成了木乃伊棕(当时教堂保存法国国王遗体时候,也会把内脏取出做防腐保存,有些类似于木乃伊)。
前面提到的《厨房内景》这幅画的作者马丁·德罗林,曾经购买了40多颗木乃伊心脏用来做颜料。而著名的《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的作者欧仁·德拉克洛瓦也特别喜欢用木乃伊棕创作画作,所以在《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作里,很可能也有木乃伊棕。
《自由引导人民》,图片来源:Wikipedia
因为当时欧洲大陆对木乃伊的需求实在是太大了,从古埃及偷盗的木乃伊“供不应求”,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假冒木乃伊棕,有些商家直接拿沥青和氧化钙粉末混在一起,冒充木乃伊粉末。
木乃伊棕的“葬礼”
有意思的是,在进入19世纪之后,很多画家已经不再需要自己亲手配置颜料了,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所以有些画家并不知道木乃伊棕里真的有木乃伊。
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爱德华·伯恩-琼斯(Edward Burne-Jones)了,在他的很多画作里也大面积地使用了木乃伊棕。但是伯恩-琼斯并不知道木乃伊棕的真相,一直以为这个名字只是用来形容它的颜色像木乃伊的。
玻恩-琼斯的皮格马利翁系列,图片来源:Wikipedia
直到有一次他和朋友聊天,朋友谈到自己最近被邀请去参观了木乃伊棕的制作过程,伯恩-琼斯大受震撼,当场跑到后院里挖了个坑,把自己的木乃伊棕颜料埋进去“安葬”了。
从伯恩-琼斯的态度里,也能看出人们对用木乃伊制作颜料这件事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狂热了,甚至还有些反感,毕竟用人类的遗骸做颜料这件事实在是太奇怪了。
进入19世纪之后,特别是到了19世纪末,人们对木乃伊棕的狂热渐渐消退了。
相比于被做成颜料画在画作上,木乃伊有更高的考古价值,木乃伊这种“原材料”越来越难获得了。还有,木乃伊棕也并非什么无可替代的颜色,所以木乃伊棕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在20世纪初,依然有商家在售卖含有木乃伊的木乃伊棕,比如英国老牌颜料制造商罗伯逊(Roberson's)公司,他们就有一些储备的真木乃伊棕,一直卖了20世纪30年代。但在储备用完之后,他们也不再继续用木乃伊制作木乃伊棕了。
到了今天,我们买的很多颜料里依然有木乃伊棕这个颜色,但这种颜料主要是由高岭土、石英、赤铁矿和针铁矿做成的,你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颜料盒里会有木乃伊了。
参考资料:
[1] https://www.natgeomedia.com/explore/article/content-6304.html
[2] https://harvardartmuseums.org/tour/funerary-portraits-from-roman-egypt-facing-forward-2/slide/12414
[3] McCouat P. The life and death of Mummy Brown[J]. Journal of Art in Society, 2013.
作者:代丽 科普作者
审核:顾淼飞 化学工程博士,《科学画报》编辑、副编审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