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历史上曾大受欢迎的绿色颜料,竟然会毒死人?

星空计划
原创
星空计划运营团队账号:活动信息发布、创作者培育计划作品发布等
收藏

绿色,总是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但是在历史上,有一段时间,鲜亮的绿色竟然成为了“死亡的代表色”。它们损害了无数人的健康,甚至有人被它们夺走了生命。

含有“有毒绿色的”《刺绣女》,图片来源:Wikipedia

和这种绿色有关的故事,要从200多年前说起。

谢勒绿

1775年,化学家卡尔·威廉·谢勒发明了一种绿色颜料。这种颜料和过去常用的绿色颜料“碳酸铜”很不一样,它的颜色更加鲜亮。人们给这种颜料起名叫谢勒绿。

在谢勒绿出现之后几十年,一种名叫“巴黎绿”的绿色颜料也诞生了,它也和谢勒绿一样鲜亮,但是相比于谢勒绿,巴黎绿的颜色更偏蓝一些。

虽然稍有差别,但它们都凭借自己鲜亮的色调,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并且在19世纪,风靡欧洲和美洲。

在很多著名的画作里面都有谢勒绿、巴黎绿的影子。大名鼎鼎的梵高就在他的自画像里,大面积地使用了巴黎绿。

梵高使用“巴黎绿”的自画像,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衣服布料上,人们也大量使用这两种鲜艳的绿色染料。比如这个19世纪中期的裙子,也使用了大量的谢勒绿。

还有墙纸、手工艺品以及儿童玩具上,也都大量使用这两种亮绿色,毕竟鲜亮的颜色看起来就让人赏心悦目,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甚至还有人直接把巴黎绿给加进了布丁里,鲜亮的颜色让布丁看起来也特别可口。

但让人们没想到的是,巴黎绿和谢勒绿并不是“生机”的象征,反而是“死亡”的颜色。

有毒的颜料

谢勒当时在发明谢勒绿的时候,有一个步骤,需要往碳酸钠溶液里加入砷的氧化物,形成亚砷酸。然后再加入硫酸铜等其他物质。

而在19世纪以前,人们对于砷的毒性了解得并不透彻。在染料商人眼中,这种亮绿色的染料大受欢迎,能够赚取大把大把的利润。所以对他们来说就算有“一点点毒性”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这种染料才有了前面提到的广泛应用。

巴黎绿的情况也类似,它和谢勒绿的成分不完全一样,但是同样含有亚砷酸结构。

这样大肆使用有毒的颜料,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在当时已经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一些报道,说是住在贴了含有谢勒绿墙纸房间里的孩子容易日渐消瘦。

穿着亮绿色衣服的女士会无缘无故地晕倒,有些人身上直接跟衣服接触的部位会出现皮疹或者溃疡。

甚至有一些孩子在参加圣诞晚会的时候突然晕倒了,而当时房间里有加了谢勒绿燃料的蜡烛正在燃烧,但是人们并没有往谢勒绿这种颜料上多想。

另外,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时候,也把墙壁刷成了他喜欢的亮绿色(也是谢勒绿)。拿破仑去世后,人们从他的头发样本中检测出了大量的砷。而拿破仑的死因是胃癌,长期接触砷也是胃癌的风险因素之一。

所以有人推测,拿破仑的死也和谢勒绿染料有关。但这已经是后来人们的推测了。

在谢勒绿和巴黎绿风靡的时期,也发生了一些致命性事件,这些事件让谢勒绿和巴黎绿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比如1861年的玛蒂尔达·舍厄尔 (Matilda Scheueur) 事件。玛蒂尔达是一位给人造树叶上色的女工,她们使用的颜料,正是亮绿色的谢勒绿。

玛蒂尔达的工作让她长时间暴露在充满谢勒绿染料的房间里,并且涂色的时候,难免会把谢勒绿染料弄到手上,这让玛蒂尔达中毒严重。1861年玛蒂尔达去世的时候只有19岁。

在1862年,一位名叫安妮·阿米莉亚·特纳(Ann Amelia Turner)的孩子去世了。

其实不仅仅是安妮,安妮曾经有三位哥哥姐姐,她们也都莫名其妙地去世了。

最开始的时候,医生认为安妮和她的哥哥姐姐们都是得了白喉这种传染病。但医生在安妮家调查了一番之后,认为他们家的环境和卫生状况非常好,不太可能连着四个孩子都得白喉去世。

反倒是安妮家里的亮绿色壁纸引起了医生的注意,于是申请对安妮进行尸检。

检测结果显示,安妮的死因是砷中毒。而罪魁祸首就是家里的亮绿色壁纸。

在这些事件之后,人们对亮绿色的染料避之不及。政府也纷纷出台了跟含砷染料有关的规范,限制它们的使用。

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插画以及游戏里面会把毒药画成绿色的,也是跟巴黎绿和谢勒绿有关。

不过谢勒绿和巴黎绿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很快,它们又重出江湖了。不过这一次,它们不再是作为颜料,而是作为杀虫剂登场。

人们想的是,既然这两种颜料能够把人毒死,那是不是也可以用来毒死虫子或者是老鼠呢?

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农民就试了一下,发现巴黎绿可以很好地消灭马铃薯田里的害虫。

在二战时期,人们也使用巴黎绿来杀灭蚊虫,控制疟疾这种传染病。甚至还用它来消灭巴黎下水道里的老鼠。

从被推崇滥用,到人人避之不及,再到成为杀虫剂被重新“启用”。巴黎绿和谢勒绿这两种颜料的命运起起伏伏。

这让人想到了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对化学杀虫剂的观点:“我不是认为化学杀虫剂完全不能使用,我反对的是在对化学药品的潜在危害全然不知的情况下,就大量地、不加区分地交到人们手中”。

幸运的是,当下我们不再面临暴露在这种绿色有毒颜料之下的风险,但是历史上发生的这些故事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当一些新兴化合物出现,在我们彻底了解它们之前,不应当过度滥用,以免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

作者:田达玮 科普创作者

审核:顾淼飞 化学工程博士,《科学画报》编辑、副编审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老于学科普
庶吉士级
已阅
202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