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鳖是广西特有的地方品种,原产于广西境内的左江、右江、郁江、邕江、西江流域,是广西地区优质的淡水水产品之一。黄沙鳖色泽光鲜、肌肉特别发达结实、裙边肥厚、肉质细腻鲜美,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肉质鲜美口感好,既可作为传统美食,也可作为滋补食品,老少皆宜,深受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消费者的青睐,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目前,黄沙鳖养殖已经发展为工厂化模式,虽然有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但是肉质口感差,卖不上好价格。而生态养殖黄沙鳖虽然养殖时间长,但是保持野生黄沙鳖的口感,更受消费者欢迎,市场每公斤售价为180~220元,经济效益很可观。但在黄沙鳖人工生态养殖时,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轻则导致黄沙鳖生长缓慢,重则造成黄沙鳖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那么,黄沙鳖的疾病该如何识别和治疗呢?
一、水霉病
1.病因及症状。水霉病是由水霉菌、绵霉菌等真菌引起,常出现于淡水鱼类中,这些真菌常年潜伏于水体中,在条件适宜时侵害黄沙鳖。菌丝侵染黄沙鳖体表、四肢、腋下及颈部等处,并大量繁殖寄生,几天内即可覆盖黄沙鳖全身体表,使表皮坏死,造成黄沙鳖行动缓慢、食欲减弱、身体越来越虚弱,如治疗不及,霉菌寄生到咽喉后,可导致黄沙鳖窒息而死。此病对稚鳖和幼鳖的为害较严重,在越冬期间,如霉菌在稚鳖皮肤上附生,会造成稚鳖大量死亡。
2.防治方法。稚鳖捕捞、运输和投放时要注意小心操作,尽量防止鳖体受伤。将个体差异大的黄沙鳖分开饲养,防止互相撕咬争食受伤。投放鳖苗前用3%~4%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发现受伤鳖苗要隔离饲养,伤口愈合后再投进大池。加强水质管理,防止因水体污染,导致病菌滋生,定期消毒霉菌,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增加鳖体的抗霉菌能力。发现水霉病后,将病鳖放置在1%~3%盐水中药浴12小时即可治愈;或每亩用水霉净50毫升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
二、红脖病
1.病因及症状。红脖病又叫大脖子病,它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发的,气候异常或饲养条件较差时,水质恶化导致嗜水气单胞菌在水体大量滋生,病菌侵入黄沙鳖身体中,引发病害,此病在7~8月比较常见,传染速度快。病鳖常独自爬上岸或钻入泥土中,行动迟缓,不进食,个体消瘦,头部伸直,颈部皮肤红肿充血,咽喉部和颈部肿胀,头伸出后缩不回,时而浮出水面或匍匐于沙地,背甲失去光泽呈黑色,腹甲出现红色斑点或霉烂斑块,病斑逐渐扩散病部溃烂。病情严重时会口鼻出血,全身红肿,眼睛浑浊发白失明,有些黄沙鳖还出现全身性水肿现象,使黄沙鳖对于外界的敏感性降低、食欲减弱、行动缓慢,常潜伏于阴凉处。
2.防治方法。此病常发生在高温季节,以预防为主,治疗不容易,一旦发病严重,死亡率较高。
暴雨前后对水体消毒,避免病害发生。发病时,及时对水体消毒。注意保持水质清新,减少病害的发生。预防可用陈皮3克、葛根5克、金银花8克拌料1公斤,连喂4~5天。发现病鳖及时隔离治疗,按每公斤体重注射庆大霉素15万~20万单位;或用土霉素或金霉素第1天按每公斤体重用药0.2克拌料投喂,第2~6天减半用药;配合用1%~2%高锰酸钾溶液或8%~10%硫酸铜溶液浸泡15~20分钟。
三、腐皮病
1.病因及症状。腐皮病也是因病菌侵入感染而致,它主要因为黄沙鳖相互搏斗咬伤后或其它原因,导致体表有伤口被侵入感染,病菌随病灶迅速扩大并蔓延。养殖池粪便残留过多,剩渣残饵不及时清理,水质受污染后变质发臭也会诱发腐皮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4~10月较为常见,7~8月高温期最为严重。该病发病率高,流行时间长,发病时,四肢、颈部、尾部和甲壳边缘皮肤腐烂,使皮肤组织发炎坏死而变白、变黄,患部四周肿胀、溃烂,范围逐渐扩大,严重的肌肉与骨骼裸露、四肢烂掉,爪脱落,危害极大。
2.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大小分养,随着黄沙鳖日渐长大,及时调整养殖密度,防止相互撕咬造成鳖体受伤。每次喂完黄沙鳖后要巡塘,及时清理饲料残渣,定期换水,保持水体清新。黄沙鳖苗先用3%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再下塘。刚发病时,将池水水位控制在30厘米左右,按每立方米水体40克土霉素的用量进行泼洒,连续3天即可。发现病鳖要及时分池隔离治疗,用磺胺类药液20毫克/升或用链霉素20毫克/升浸洗病鳖患处,每次10~15分钟,早晚各1次,连用3天。严重时按每公斤体重注射庆大霉素15万~20万单位,每日注射1次,连用7天;或用8%聚维酮碘+双氧水进行表皮涂抹或药浴。
四、肠炎
1.病因及症状。此病主要是黄沙鳖食用变质饵料或没有完全解冻的肉类饲料导致。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反应迟钝,食欲减少甚至不进食。肛门红肿,腹涨,挤压鳖体背部则肛门有脓状液体排出,解剖可见鳖体有腹水,其肠道充血。
2.防治方法。饲料要保持新鲜,冰冻类饲料一定要完全解冻再投喂,适时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洁。发现病鳖可用大蒜捣烂拌饵投喂,用量为10~30克/公斤,连用5~6天,或用五倍子全池泼洒,用量为4克/立方米;也可以按每公斤体重用磺胺噻唑0.2克拌料投喂,7天为一个疗程。
五、肺化脓病
1.病因及症状。本病的病原为一种副肠道杆菌,该病因常与眼病伴行,又称为“肺化脓与眼病并发症”。流行季节一般在夏秋季,在池水污浊、气候干燥时易流行。病鳖呼吸时头向上仰,张嘴呼吸,行动迟缓、呆滞;食欲明显减退,饮水增多,眼球充血、水肿,有豆腐渣样坏死组织覆盖在眼球上,双目失明。
2.防治方法。预防本病可以在池中套养鲤鱼、罗非鱼,摄食消除池中腐败的有机质,鱼的活动还可以翻松底泥,起到增氧和改善水质的作用。发病初期可用高锰酸钾按2~3克每立方米水体全池泼洒,同时按每公斤体重在饲料中拌喂1%金霉素0.2~0.5克,或土霉素0.1~0.2克,连喂6~7天。还可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0万单位或链霉素20万单位,5~6天为一个疗程。
六、鳃腺炎病
1.病因及症状。在黄沙鳖病害中,该病是为害最大、传染最猛烈、死亡最快的一种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是一种灾害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稚、幼鳖生长期,流行季节为6~9月。腮腺炎又名鳖腮腺炎、鳖出血性败血症、鳖出血病,病原是一种无膜的球状病毒,腮腺炎病症表现为黄沙鳖全身浮肿,颈部肿胀严重,背甲和腹甲有点状或斑块出血,口鼻处流出血沫,腮腺灰白溃烂,腹腔和胸腔有血块或腮腺呈红色,小肠内有的有水样充血、有的没有。发病黄沙鳖表现为情绪不安,反应迟缓,头向后仰起,口鼻喷水,在水面上直立拍水行走。
2.防治方法。腮腺炎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靠预防。
第一是把好苗种质量关,坚持自繁自育,杜绝疫病传染源。选购鳖苗时,应选择种质纯真、体质健壮、个体活跃、体型较大和无伤无病的黄沙鳖苗。
第二是控制放养密度、提高放养规格。根据养殖经验,温室养殖稚鳖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40只/平方米,幼鳖的放养密度不超过15只/平方米。外塘生态养殖:鳖的放养规格以30~50克/只为宜,体质较强,容易适应外间的池塘环境变化,提高养殖成活率;放养密度以1.5~3只/平方米为宜,鱼鳖或虾鳖混养时,鳖种的放养数量掌握在300~600只/亩。
第三是隔离发病鳖,或将病鳖挑出后深埋或烧毁。养殖池可用50~10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进行浸浴,2个小时后换掉水,再用水体浓度为2毫克/升的漂白粉或1毫克/升的强氯精遍洒。
七、钟形虫病
1.病因及症状。主要是由钟形虫群体表面寄生引起,多见于稚鳖和幼鳖。肉眼能看到病鳖四肢凹处、颈部、腹甲尾部生长的吊钟虫。普通水质,翻起病鳖腹甲像长锈似的洗不净,其实就是患了钟形虫病。表现为食欲减退、体质消瘦,患钟形虫病严重的稚幼鳖,全身呈灰白色,若水质绿色,病鳖呈全身绿毛状。
2.防治方法。池塘可定期用4ppm浓度的硫酸铜与1.5ppm浓度的硫酸亚铁混合遍洒,浸泡24小时后,放去50%含药池水,再补加足量新水;或在清塘放养时用食盐水2.5%的浓度浸洗鳖体,水温在10~30℃,浸洗10~20分钟,每天1次,连续2~3天,可杀灭虫体;或用1%高锰酸钾涂抹患处,经30~40分钟放隔离池,连续涂抹2次,可杀死虫。
作者∣广西浦北县张黄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钟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