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王文洁
位于青岛华东校区的中国石油大学校史馆,不仅仅是一所高校的校史馆,更是中国石油科技和石油高等教育的博物馆。
该馆通过600件科学家书信、手稿、奖章等,展示了我国石油科教领域70多年的发展史,也展示了在我国石油科技和石油高等教育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群像,以及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科学家精神。群星闪耀,熠熠生辉。
筹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
在中国石油大学校史馆里,收藏着这样一封家书:“世界大战告一段落,战胜的国家大都可以盼望着更优裕的物质生活,而我们的伤员问题、建设问题以及种种其他问题,千头万绪……”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科技和石油教育的开拓者、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前身)的奠基人曹本熹于1945年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写给妻子魏娱之的信,字里行间透露着他热切报国的心情。
1946年,曹本熹完成学业后毅然回国报效。他先后在清华大学筹建化工系以及石油工程系,迈出培养石油科技人才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他又于1953年参与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为新中国培养石油科技人才。中国石油高等教育拉开帷幕。
在北京石油学院这面旗帜之下,很快聚集了一批专家学者,如胶体化学家傅鹰、地质学家张更等,白家祉、武迟等17位欧美归国学者也先后来到北京石油学院任教。
然而,没有教材、没有实验室、没有培养方案……中国石油高等教育要白手起家。归国学者们凭着一腔报国的赤诚热血,为中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基铺路,也为日后我国石油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一封67年前朱德副主席的回信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急需大批石油科技人才。
1957年,北京石油学院钻井专业54级学生在毕业前夕,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朱德副主席写信,表示要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表达了要为祖国石油工业发展奋斗的决心。
朱德副主席很快回信,勉励大家:石油是我国目前最缺乏的物资,也是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十分需要的物资。祖国和人民期待着你们以高度的热情和毅力,把祖国的石油资源开发出来。
在朱德副主席的勉励下,同学们奔赴石油开发一线。这封回信也被收藏在了中国石油大学校史馆里。
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加大了石油勘探开发步伐,一系列石油勘探开发和炼油新技术的战略会战陆续展开。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光荣使命,北京石油学院师生参加了大庆、华北、川东、克拉玛依等各大石油会战。在环境恶劣、食物严重不足、工作艰苦的情况下,师生坚持与会战工人同吃同住,并肩战斗,为彻底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提供了重要支撑。
“双星”闪耀与“群星”璀璨
中国石油大学校史馆里,中国石油科教领域“群星”璀璨。
两份由国家天文台颁授的小行星命名公报和轨道运行图格外显眼。这两个小行星为“王德民星”与“杨光华星”,分别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校友王德明,以及中国化学反应工程学先驱之一、中国石油大学老校长杨光华的名字命名,以褒奖两位老科学家在石油开采技术、石油科技进步和石油高等教育发展领域的卓越贡献。
校史馆里,还展示着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先进事迹。有参与新中国所有石油会战和炼油技术攻关、所有大型石油化工厂建设的中国石油大学师生的身影;有从中国石油大学走出去的一大批战略科学家、杰出科学家和全国英模的故事;“石油钻头之父”沈忠厚院士、郝芳院士、孙金声院士等30多位两院院士,以及王启民、秦文贵等一大批石油石化行业领军人物和工程技术骨干的科研成果与感人事迹,激励着今天的年轻学子。
打卡小贴士
中国石油大学校史馆于2023年获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8∶00-12∶00,14∶00-17∶30,部分场次提供讲解服务。个人和团体可通过“中国石油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微信公众号,或“中国石油大学校史馆”小程序预约参观。观众还可在以上两端口通过VR校史馆线上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