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艳红段跃初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想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割鱼草的时候,不小心被冬茅割伤手指,那种钻心的疼痛简直让人刻骨铭心。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看似平常的冬茅,却能带来如此强烈的痛感呢?这其中可藏着不少有趣的科学奥秘呢。
疼痛的产生,和我们体内一种特殊的结构——“痛觉感受器”息息相关。它们是游离神经末梢,就像身体里兢兢业业的“警报器”,专门负责感知压力、割伤、刺穿等外界因素对细胞造成的损伤。而且,这些痛觉感受器在我们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密度是不一样的。
咱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小例子来体会一下这种差异。想象一下,你用一个类似回形针弯曲成 U 型的小工具,分别在手指和小腿上轻轻触碰。你会发现,手指能清楚地分辨出这个小工具的两个尖端,而在小腿上,我们往往只能感觉到一个模糊的刺点。这是因为手指上的痛觉感受器密度可比小腿大多了。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讲,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指尖能够识别相距 3 - 5 毫米的两个点,嘴唇和手指类似,平均能识别 3 - 4 毫米间距的两点,但是在小腿和大腿上,这个距离就变成了 27 - 34 毫米。这种辨别两点距离的能力大小,和痛觉敏感度是直接相关的,这也是临床上用于评估神经系统或皮肤感觉损伤的“韦伯两点辨别测试”的依据。
那被冬茅割伤手指为什么会特别疼呢?这就和冬茅的特点有关了。冬茅的边缘看似不起眼,可要是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它其实很不简单。冬茅边缘有着一些细小而坚硬的结构,这些结构就像一个个微小的“锯子”。当我们在割鱼草时不小心碰到冬茅,它划过皮肤,这些“小锯子”就会对皮肤进行切割。和那些光滑物体造成的割伤不同,冬茅边缘造成的损伤范围更广,引发的痛感也就更强烈。
从皮肤的结构层面来看,被冬茅割伤通常也主要是累及皮肤最外层的表皮和真皮上层的乳头层。乳头层里有充当痛觉感受器的游离神经末梢,还有少量的毛细血管。这就导致了被冬茅割伤后,伤口往往不会大量出血。可这也有个麻烦事,如果伤口没有被自身的凝血机制封住,受伤的神经纤维就会一直暴露在容易感染的环境中。一旦这些神经受到外界的干扰或者出现炎症,我们的身体就会持续向大脑发送疼痛信号,让我们长时间地感受到疼痛。
当被冬茅割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减轻疼痛和降低感染风险。首先,要尽快用清水冲洗伤口,这样可以去除冬茅可能残留的碎屑和杂质,减少对伤口的刺激。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洗,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摩擦伤口,以免加重疼痛和损伤。冲洗干净后,轻轻擦干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可以用碘伏等消毒药水涂抹在伤口上进行消毒。消毒时,使用干净的棉签或棉球蘸取少量碘伏,从伤口中心向外轻轻擦拭,注意不要反复涂抹同一个地方,以免破坏新生的肉芽组织。
如果伤口较小,消毒后可以用创可贴或干净的纱布覆盖,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但如果伤口比较大或者出血较多,应先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止血,并及时就医。在伤口愈合期间,要尽量避免伤口沾水,防止感染。如果发现伤口出现红肿、发热、疼痛加剧或者有脓液渗出等情况,这可能是感染的迹象,也要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了解这些知识,不仅能满足我们对身体奇妙现象的好奇心,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疼痛这一复杂的生理感知。在农村劳作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更加留意,尽量避免被冬茅割伤带来的疼痛,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身体受伤后的反应机制,这对保护我们的健康可有着重要意义呢。下次再被冬茅割伤时,你就明白为什么小小的伤口会带来这么大的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