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秸秆还田,老话题怎么答出浙江新解法?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原创
浙江科普是浙江省科协旗下官方科普账号。
收藏

11月初的稻田金灿灿的,现代农机轰隆隆穿梭其中,拥抱稻穗进车斗,又吐出碎杆留在田地。

湖州长兴稻田 记者 林辰辰摄

丰收是喜悦的,丰收之后还有不大不小的“烦恼”——焚烧还是还田,离地还是就地,满地的秸秆该如何治理,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农业难题。

在浙江,老问题也有不少新方法。11月7日,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暨农村沼气安全技术培训班在湖州长兴举办,记者跟着省农科院专家、全省各地农业农村局代表走进稻田、加工工厂、养殖农场,发现科技助力下,小秸秆也可以“七十二变”,变得更有“营养”也更有“经济效益”。

播种农机演示 记者 林辰辰摄

一台收割机负责收割水稻、粉碎秸秆、均匀抛洒碎杆;一台播种机则一边播种,一边为土壤补充营养,腐解秸秆……下午,在湖州长兴培康粮油专业合作社秸秆科学还田示范点里,浙江省农科院专家为来自全省各地的农业农村局代表们示范了水稻秸秆原位促腐还田技术。

据统计,近年来,浙江省水稻产量逐年增加,单季晚稻亩秸秆年产量已超过400万吨,亩产可达800公斤左右。过去,小麦和水稻轮播,当收割完水稻后,农户会对小麦种子进行播撒,再将秸秆和土壤进行混合覆盖在土地上,进行秸秆的就地还田。如果操作不科学,秸秆大量覆盖土地后将严重影响后茬作物的播种,增加病虫草害的发生,制约全省夏季粮食产质提升。

因此,秸秆还田不能“为了还田而还田”,同时,也要帮助农户算好如何养护土壤,保障下一季丰收的“账”。

氮肥是植物生长中必不可少的肥料之一,在足够的氮环境下成长的植物才能足够强壮优质。省农科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苏瑶和团队成员们提出了一道“计算公式”,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就能算出不同秸秆还田程度所需要补氮的数量。

“秸秆进入土壤会消耗土壤里的氮,这时候就需要缺多少补多少。我们就希望通过一个计算模型,计算出秸秆还田下适宜的补氮量,给予大家在实际生产中精准具体的指导。”苏瑶介绍。

此外,省农科院环土所相关团队还自主研发了一款秸秆高效腐解菌酶制剂,在特种菌和酶的共同作用下,能快速腐解掉秸秆,减少它对田地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苏瑶告诉记者:“目前测试结果显示,菌酶协同能在25天以内,将秸秆腐解50%以上。”

从生态和经济效益角度,我省迫切需要进一步发展秸秆科学还田技术。经验证,当对秸秆进行适量、科学地还田,既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施肥量,调整土壤结构,也可以有效实现增产。

因此,通过农艺农机相配套、精细化技术等,专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和提供秸秆还田科学“最优解”。“秸秆离田成本较高,对于农户们来说,如果既能就地解决秸秆,就能统筹把下一茬的农田增产问题解决了,大家自然就能接受新的还田技术。”苏瑶说道。

秸秆制成有机肥种植植物 记者 林辰辰摄

通过技术革新,小秸秆还能拥有更多潜力。当天下午,记者走进浙江新虹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长兴金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民营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三方努力下,秸秆可以变成湖羊饲养的饲料,也可以通过发酵转变成有机肥料,实现农民增产、农业增收。

长兴金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记者 林辰辰摄

今年年初,浙江省人民政府推出《关于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秸秆全量、全域、全程科学利用。可见,浙江全省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关注,期待通过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推广,让一道考题,拥有更多科创“答法”,让生态“包袱”转为“绿色财富”,为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提供更有力支撑。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大思快跑
进士级
已阅
2024-11-20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4-11-19
科普ZSL
学士级
已阅读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