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饮食伴随我们人体的生长壮老,《寿亲养老新书》记载:“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益气者食”,由此可见,饮食是精、气、神的基础,只有机体营养充盛,才会有充足的精气,神志才能健旺。
通过饮食,我们人体从食物中吸取各种营养,所以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可怎样才能吃得健康,吃得有营养?今天醴陵市中医院就好好聊聊吃这个问题。
中医认为食物和中药一样,也有寒热温凉的不同性质和酸苦甘辛咸的不同滋味,也可以通过其性味之偏调整脏腑的功能,如果食物的种类单一,就会造成人体脏腑功能的紊乱,故《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强调了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其中五谷指黍、秫、麦、稻、豆,是养育人体的主食。五菜指葵、韭、葱、藿、薤,具有生津理气的作用,而且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五果指枣、李、杏、桃、栗,可平衡饮食,帮助消化。五畜指牛、羊、狗、猪、鸡,可增补正气,提高免疫力。
除了饮食均衡,我们也不能过饥过饱,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就写到:“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
意思是说吃东西不应过多,也不应过少,饥饱适中则恰到好处。如若短时间内一次性进食大量食物,肯定会使肠胃功能加重负担,导致食物滞留在肠胃中,无法及时消化,从而影响吸收和输布营养,最终则会导致负责吸收和运送营养的脾胃功能因负担过重而受到损伤,随之身体就会出现脾胃不和的症状。
《明医指掌》指出:“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所以脾胃不和,会让身体出现各种疾病。
此外,古人有“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的名训,且中医也认为,饮食应该有节制,不可吃得过饱,不然不利于身体健康。
《管子》中也这样记载道:“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现代营养学要求,比较适合的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比例应为3:4:3。
据观察,每天早餐进食8372千焦的热量,对体重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将这么多热量放在晚餐,人的体重则会明显增加。其实这说明,什么时候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保证饮食有节的有效手段是“一日三餐,食之有时”。人在过度饥饿时,常常吃得很快而且很多。尤其是正在打拼事业的人,往往因为工作而错过了正常的吃饭时间,待忙完工作后,才感到饥肠辘辘,此时进食则会不自觉地吃得很多。
《尚书》中指出“食哉惟时”,这是说我们应该固定进食的时间,只有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到时就会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这样才会保证人体进行正常消化和吸收,脾胃活动也才可以协调配合,有张有弛。
正值冬季我们应该吃什么食物呢,这里给大家推荐下冬季饮食调养有四宜:
冬季进补:
**一宜粥糜。**古代养生家多倡导,深冬早晨应喝些热粥。《饮膳正要》中认为冬季适合服羊肉粥,以温补阳气。如果在粳米粥中加入红枣、赤豆,则可以让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
此外,冬季还宜食养心除烦的麦片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调中开胃的玉米粥、滋补肝肾的红薯粥等。
**二宜温热之品。**以取阳生阴长之义,适宜吃牛肉、羊肉、狗肉、桂圆肉、枣、蛋、山药、猪血、糯米、韭菜等。于冬季每天晚餐时喝一小杯酒,会对养阴大有裨益,特别是中老年人,因其体质下滑,在冬季总感到阳气不足。
**三宜坚果之品。**冬季多吃点核桃、板栗、松子及花生、葵花子、芝麻等坚果食物,以此可以起到匹配滋阴固阳的作用。然而身体肥胖者应不食肥甘温热厚味。
**四宜“黑”色之品。**在与人体五脏配属中,内合于肾,在与自然界五色配属中归于黑,肾与冬相应,所以黑色入肾。肾主藏精,肾中精气为生命之源,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冬季以黑补肾最合时宜。
而且据中医“五行学说”“天人相应”的观点,“黑色食品”是冬季最能发挥保健功效的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黑菇、海带、紫菜、乌骨鸡、乌贼鱼、甲鱼等。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醴陵市中医院 治未病科 彭智远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