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魅力喀纳斯 难解湖怪迷

京水野救护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救治、驯养、繁殖及科普宣传教育
收藏

作者:陈春山、邹强军

世界上诸多大型湖泊都有“湖怪”传说,这些湖泊也因“湖怪”而闻名遐迩,但至今这些“湖怪”还没有一个被实物所验证。以“湖怪”为题材创作的影视、动漫、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内涵无外乎探讨人类和地球、宇宙的关系,唤起人类增强尊重自然的意识。在我国最受关注的“湖怪”要属新疆喀纳斯“湖怪”了[1]。

“喀纳斯”在蒙古语里是“美丽而神秘的湖”的意思。喀纳斯湖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脉的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部,该保护区毗邻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5A级景区。区内完好地保存着由冰川雪山、森林灌丛、草原湖泊、河流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这里既有北国壮丽风光,又有江南秀色山水,既有悠久历史文物,也有浓郁民族风情,是旅游、科考、探险的好去处。

奔涌的额尔齐斯河|作者拍摄

几年以前,有一个去新疆考察冷水鱼的机会,为了完成考察任务,临行前做了些功课,上网查阅了些资料。资料显示:新疆冷水鱼主要分布在北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河的源头就是喀纳斯湖。出于职业习惯,我想到,传说中的喀纳斯“湖怪”是否与冷水鱼有关呢?高耸的雪山、辽阔的戈壁,奇特的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使我对那次考察充满了期待,然而最令我神往的还是喀纳斯湖的“湖怪”。

400年以来,居住在喀纳斯湖畔的蒙古族图瓦人就一直口口相传有“湖怪”的传说,说“湖怪”很大,能吃牛马[2]。这也引起了相关专家的注意。1985年,新疆大学动物学副教授向礼陔、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袁国映在喀纳斯湖考察时发现了大红鱼。向礼陔估计“喀纳斯湖的大红鱼一般体长3-5米,最大的可能达10多米,这种大红鱼在喀纳斯湖可能有数百条”[3]。袁国映认为“所见大红鱼总数有近百条,粗略地目测,最大的鱼头宽近一米,鱼体长约10米”[4]。鱼类学专家任幕莲等对喀纳斯湖考察认为,“湖怪”应该是大红鱼[5]。但是,此后又陆续多次报道有人见过或用相机拍到过湖中有疑似水怪的大型生物,因此喀纳斯湖是否有“湖怪”一直令人费解、没有定论。

蓝宝石般的喀纳斯湖|作者拍摄

无论是否真的有“湖怪”,但“湖怪”的传说,增加了喀纳斯的知名度,给旅游业带来了商机。2000年旅游人次12万人,旅游收入0.35亿元,2013年旅游人次63.6万人,旅游收入11.2亿元[8]。来观光、探险的游客,虽然很少有幸能亲眼目睹“湖怪”真容,但是可以鉴赏到相关专家认为的“湖怪”原型——大红鱼,品尝到“湖怪”的美味,也不枉来此一行。新疆冷水鱼资源丰富,喀纳斯保护区有鱼类30种,喀纳斯湖现知有鱼类9种,即哲罗鲑、细鳞鲑、北极茴鱼、贝加尔雅罗鱼、江鳕等[5][8][9]。

自治区渔业主管部门利用当地丰富的冷水鱼资源,又引进了虹鳟、鲟鱼等优良品种,成立了多家综合性渔业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引导发展地方特色冷水鱼产业。结合当地旅游、餐饮业发挥其综合效益,带动了以冷水鱼为特色的餐饮服务业,使冷水鱼养殖成为当地渔民致富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开发利用冷水资源的同时,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成立了新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等保护机构,开展地方珍稀鱼类的增殖保护工作,在国内率先实现白鲑属鱼类大水面(赛里木湖)增殖成功,生态渔业得到稳步发展;旅游业促进了当地冷水鱼产业的快速发展,冷水鱼产业也为旅游业增添了更多姿彩,实现了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从事冷水鱼研究工作多年的我,对大红鱼并不陌生。将大红鱼生物学特性与喀纳斯湖环境进行比对后认为既有存在超大规格大红鱼可能性,但也有些不确定性。大红鱼学名哲罗鲑(Hucho taimen),是分布在西伯利亚中部、欧洲中部、中国和日本等地的冷水性鱼类,在我国分布在黑龙江水系和额尔齐斯河水系[6][7],多生活在水温低、透明度高、含氧丰富的山间急流河道和山间溪流中。其背部棕褐色,腹部、尾部及腹鳍、臀鳍橙红色,生殖期出现的生殖色更加鲜艳。哲罗鲑性情凶猛,以小鱼及水中其他动物为食,有“水中老虎”之称。我们在养殖哲罗鲑鱼苗时发现,体长3厘米的鱼苗就可吞食规格略小于自己的同胞。

给哲罗鲑做检查|作者提供

喀纳斯湖夏季水温约20℃,昼夜温差约12℃,湖面冬季封冻,冰层厚度多为1米以上。除化学需氧量外,其余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是我国水质优良的高山淡水湖泊[8],水温、水质都能满足哲罗鲑的生存要求。从体色上看,哲罗鲑与喀纳斯湖发现的“湖怪”相符。哲罗鲑个体大,生长快,5龄性成熟时体重一般3-5公斤,在正式记载的文献里有80公斤[6]和105公斤的[12]。而喀纳斯大红鱼被描述为体长至少10米[3][4],推算可达124米[1][4]。喀纳斯湖湖面海拔高度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0.1米,最大水深188.5米[8],能够满足超大型水生动物对生存空间的要求。但任何一种正常的动物都不可能无限期生长,鱼类性成熟后生长速度明显降低,哲罗鲑能否长到如此大小,缺乏理论和实物证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要维持物种的繁衍,必须有足够的食物保证。喀纳斯湖只有9种冷水鱼分布[5][9],而且生长速度慢,生物量是否能满足超大“湖怪”的食物需求也有待考证。因此,本人对喀纳斯湖存在体长10米超大型哲罗鲑持怀疑态度,倾向于王德忠“所谓湖怪是哲罗鲑群体”[10]和高行宜“可能存在2一3米长,体重约80一250公斤大红鱼”[11]的观点。说到这里,你是否有些许失落?其实大可不必。

人工养殖的哲罗鲑(全长约1米)|作者拍摄

少数民族的神话和传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与想象,借助想象把自然之力和客观世界加以形象化,从而表达出某种价值观。千百年来,无数精彩而梦幻的神话和传说,紧密融合在我们的文化里,使我们充满奇幻和魅力。喀纳斯景区是我国蒙古族图瓦人唯一的聚居地,400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图瓦人保留着古老、完整的部落和较强的氏族血缘观念。他们和很多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着与生俱来的朴素的生态价值观:崇尚大自然、热爱大森林,世世代代以自然为图腾,他们渔猎于喀纳斯湖畔,弛聘于阿勒泰草原,把“湖怪”当作神灵供奉[2],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林海中的小溪|作者拍摄

喀纳斯保护区强调生态优先和循环发展,以“稳农兴牧、旅游富民”为致富路径,以“普惠民生、稳固边防”为己任的发展思路[8],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加快发展风力发电、能源、旅游等产业,演奏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乐章。人间天堂般的喀纳斯自然景观,展示了几十万年来大自然变迁的历史。悠闲的大红鱼,仿佛诉说着对喀纳斯湖优美环境的眷恋。渔猎和牧羊的少数民族,以自然为图腾,演绎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美好期盼。从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各行业的协调发展,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这才是喀纳斯的魅力所在。愿绿水青山永远伴随着我们。愿大红鱼继续繁衍生息。期待再次踏上喀纳斯这片神奇的土地,聆听“湖怪”的新传说。

了解更多水生生物知识,敬请关注公众号:京水野,微信号bawrcc,有您下期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袁国映.《喀纳斯湖怪之谜》[M].2005.

[2]凌申.图瓦村——森林中的伊甸园[J].大自然.2006,1:56-57.

[3]向礼陔.关于喀纳斯湖“大红鱼”的发现.新疆大学学报,1986,3(4):93.

[4]袁国映.喀纳斯湖怪:百米长的巨鱼?新疆人文地理,1986,86-92.

[5]冯敏,任慕莲.新疆哈纳斯湖科学考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01—106,128—136.

[6]尼科里斯基(高岫译).黑龙江流域鱼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42-47.

[7]李思忠.新疆北部鱼类的调查研究[J].动物学报,1966,18(1):41—56.

[8]张佩.大喀纳斯旅游区湖泊—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

[9]任慕莲,郭焱,张秀善,等.中国额尔齐斯河鱼类资源及渔业[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2,58—63.

[10]王德忠.哲罗鲑的生物学—兼谈喀纳斯湖“大红鱼”[J].干旱区研究,1989,6(2):44.

[11]高行宜.关于喀纳斯湖巨型“大红鱼”[J].干旱区研究[J].1988,5(3):35.

[12]Kottelat, M. and J. Freyhof. Handbook of European freshwater fishes. Publications Kottelat, Cornol and Freyhof, Berlin, 2007, 646 pp.

到科普中国APP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