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是一种非常柔软的页硅酸盐矿物。其典型、特殊的“三明治”结构、丰富的储量、易于改性及生物相容性,使它在许多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材料界的“万能材料”。利用它的诸多“可塑”特性,可以拓展出许多新功能和新用途。
▲主曦曦
博士求学时,主曦曦就开始了相关探索,从做蒙脱石的柱撑研究,到博士后期间开始接触纳米酶研究,再到后来作为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将蒙脱石和纳米酶结合做交叉研究,他用十余年的积累沉淀,迎来了在蒙脱石功能化研究上的累累硕果。
确立人生目标
在山东科技大学,主曦曦收获了学业、事业、小家庭,对母校他有一份深沉的情感。从青春懵懂到有了自己的追求,主曦曦经历了一个过程,也得到了恩师的引领。“刚上大学时,眼界不高,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庆幸遇到了我的硕士生导师,大二时他给我们教授物理、化学课程,课余经常给我们讲起他的一些工作经历,那时我才发现原来人生可以有不同的追求。”主曦曦说。
本科4年生物工程专业的学习经历,主曦曦打下了扎实的生物学知识基础,为后期开展生物学相关研究做好了铺垫。硕士生阶段,跟随滕弘霓教授做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关研究工作,他体会到科研的乐趣。博士期间,主曦曦参与王力教授领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做双金属柱撑蒙脱石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煤炭液化的催化研究,对有关双金属柱撑蒙脱石研究进行过综述,对蒙脱石复合柱撑机理已有深入了解。正是从那时起他接触了蒙脱石,也在后来延续了这一研究方向。
主曦曦感恩3个阶段的求学经历,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矿物加工3个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交叉,碰撞出了不少灵感火花。
就像人生总有起起伏伏,人的状态也不总是时常保持在高位。主曦曦坦言,从博士求学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走上工作岗位,角色一转换,他的心态放松下来,在工作前两年,人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科研成果不多,对要走的方向也不十分明晰。好在主曦曦及时认识到自己的懈怠,并通过做博士后研究调整了状态。博士后期间加入刘青云教授课题组,他继续深化对蒙脱石的纳米化修饰研究,以蒙脱石为载体制备具有模拟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并构筑比色生物传感器检测H2O2含量,以此达到对人体健康进行监测的目的。投入到具体的课题研究中,主曦曦重新燃起科研的斗志,工作慢慢步入正轨,也开始陆续收获成果。
教学方面,主曦曦主讲本科生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研究生课程“现代测试技术实践”,指导本科生获得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2项。科研方面,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山东省青创团队等厅局级项目共10项,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国内期刊《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等学术期刊上共发表《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30余篇,其中有3篇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成为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高被引论文,1篇为ESI热点论文。他的技术成果“重质油沉降脱水技术工艺应用”被东营一石油化工企业成功应用,实现1项成果转化。2019年他入选山东科技大学“菁英计划”A类人才,获“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21年10月15日至18日,主曦曦在武汉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矿物材料大会上作了题为《蒙脱石基纳米酶的设计及比色传感应用》的报告,并成功当选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青年理事。同年,他入选山东省青创团队“引育计划”负责人。2023年他领衔项目“蒙脱石基纳米酶设计合成及比色传感平台构筑”获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对于荣誉、奖项,主曦曦以平常心对待,但心中十分感激团队的通力合作和业界对自己所做工作的肯定,唯愿将此化为动力,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提高创新转化力
主曦曦的迅速成长依托于团队的强大实力。他所在的大团队自2011年就已开始进行模拟酶方面的研究,用十余年的时间,积累起丰富的研究经验。目前团队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近2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十余项,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取长补短,相互协作成就了无坚不摧的团队,也促进了个人能力的提升。正是有团队做支撑,主曦曦获得了科研上的一次次进步,也积累起自己组建团队的信心。入选山东省青创团队“引育计划”负责人,更为他壮大团队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力度。
“德才兼备”是主曦曦的选人标准,目前团队中固定的5名成员都是实力和人品双过硬的青年人才。这支年轻的团队鼓励自由探索,支持成员做任何有意义的科研。成员研究方向不同,主曦曦鼓励大家在个人研究基础上与团队的主线研究结合,做不同的探索。
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尽所能为国家社会多作贡献是团队的目标。带领团队,主曦曦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着力成果转化,已取得一些重要进展。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服务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健康产业专业,是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优先发展的专业,与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团队将极大增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术水平。同时团队与学院的能源工程专业互相取长补短,将共同促进石油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发展。
主曦曦介绍,老龄化社会如何防治“老年病”已成为当今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深入研究老龄化疾病致病机制,寻找可监控的新型理化检测指标,不仅对疾病早期诊断、防治及病态发展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老龄人群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具有重要价值。生物活性物质微小含量的检测已经成为检测某种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乙酰胆碱广泛存在于人的脑组织中,能控制神经信号的传递,从而用来维持意识的清醒,对学习和记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探寻快速敏感特异的乙酰胆碱分析检测方法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之前的研究积累,在黄河三角洲学者人才计划的支持下,主曦曦带领团队与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将继续深入探索乙酰胆碱分析检测相关课题,并助力提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
根据“粒子设计”的思想,以蒙脱石为载体,以具有过氧化物酶、氧化酶催化活性的无机纳米粒子及乙酰胆碱酯酶为活性组分,构想对蒙脱石的表面及层间域进行纳米化修饰(包覆或柱撑),利用层间“微反应器”构筑“四位一体”的纳米复合体,研究集三种酶于一体的催化活性,并据此建立方便、快捷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乙酰胆碱是课题攻关目标。“课题所开发的测试技术不只可以用于测试人体中生物小分子含量,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开发成试剂盒,实现肉眼可视的生物小分子检测,甚至可以做成类似于检测溶液pH值的试纸条,根据每种组分的标准浓度事先设定好试纸条的颜色深浅,可用于检测牛奶、奶粉等物质中的生物小分子含量,实现随时随地的大众化检测,在需要检测生物小分子准确浓度的时候(比如检测血浆中含量),可借助于一台可见分光光度计实现,这都将会大大简化生物小分子的检测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主曦曦介绍。
谈到未来计划,主曦曦坦言,他将继续深耕蒙脱石这一领域,并在应用方向上持续进行拓展,做抗菌、抗肿瘤的应用研究,是下一步的关注重点。“我一直对黏土矿物材料领域很看好。”主曦曦说,“‘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是我的科研信条。蒙脱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个很好的功能材料,对其做进一步的功能化研究,相信它在未来一定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