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衍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潘丽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全身大中小动脉、静脉均可受累。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葡萄膜炎和皮肤病变。
1937年,土耳其皮肤科医生贝赫切特(Behcet)首次系统描述了这一类疾病,提出了反复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炎三联征。之后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此病,为了纪念这位医生,因此将此病命名为贝赫切特综合征,简称白塞病。
白塞病属于血管炎的范畴,累及的血管范围比较广泛,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
黏膜有很多血管来供血,黏膜溃疡实际上是一种小血管炎的表现,包括反复的口腔溃疡,女性外阴溃疡,男性生殖器溃疡,这些都是小血管炎的表现。口腔溃疡常为首发症状,表现为颊黏膜、舌缘、唇、软腭等多处数个溃疡,伴有疼痛,表面可覆盖白膜,大多为表浅溃疡,7-14天可自行消退,但会反复发作。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外阴溃疡与口腔溃疡形状相似,但其出现频率较低,数量也较少。女性患者常出现在大小阴唇、阴道内,男性患者多见于阴囊和阴茎处,也可以出现在肛周附近。
白塞病导致的眼炎,实际上也是一种血管炎的表现。葡萄膜为眼球壁的中间层,含有丰富的血管与色素,分为前葡萄膜和后葡萄膜,前葡萄膜包括虹膜与睫状体,后葡萄膜就是脉络膜。白塞病主要累及的是前葡萄膜,会影响虹膜与睫状体,出现前房积脓的表现。
白塞病皮肤病变主要表现为结节性红斑,通常多发于膝盖以下区域,呈现对称性分布,大小似硬币,伴有压痛感,会逐渐扩展但可自行消退。此外,还可表现为假性毛囊炎、痤疮样毛囊炎、丘疹脓疱疹以及浅表性栓塞性静脉炎等皮肤症状。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白塞病是血管炎病变,血管壁和血管周围以及附近组织中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在管壁会形成一些坏死样的结构,这些坏死结构会破坏管壁结构,导致血管壁坏死和血管栓塞,可以出现全身各个部位的大中小动脉、静脉的病变。影响到静脉,主要表现为静脉血栓;影响到动脉,主要表现为动脉瘤,也可能会导致动脉血管狭窄。
白塞病累及神经系统,可发生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癫痫、感觉障碍等;累及心血管系统,可导致动静脉阻塞,发生动脉瘤和管腔狭窄;累及消化道,可导致消化道溃疡,穿孔;累及肺部,可导致肺动脉瘤、支气管瘘或肺梗死等并发症;累及关节,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单个或少数关节肿胀疼痛,多为一过性,以膝关节最为多见。部分患者可出现骶髂关节炎。
白塞病病因不明,与感染、免疫、遗传、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目前不能治愈,病程长,有的可达数十年,各种症状可能会反复发作,眼部病损严重者有失明的危险,也会因严重内脏或神经损害而死亡。白塞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通过抗炎治疗来抑制炎症反应,防止重要脏器受损,并延缓疾病进展。有效控制原发病能够使整体炎症得到缓解,尽管这些药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可以延缓脏器的损害进程,从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