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三峡中药科普系列之三峡主要地产中药——黄花蒿

三峡中医药文化馆
原创
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
收藏

植物特征

一年生草本,气香特异,味微苦。茎表面有纵棱线,上部多分枝,质略硬,易折断,有髓。叶互生,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头状花序多数,小球形,排列成圆锥状;总苞片2~3层;管状花,黄色,雌花较少,围于外层;内为两性花,雄蕊5枚,聚药。瘦果椭圆形,淡绿色。

生长环境与产地分布

主要生长于低海拔的荒野、山坡、路旁及河岸边繁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忌涝,不耐荫蔽。以阳光充足,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士栽培为宜。重庆市酉阳县为青蒿的道地产区,三峡地区各地均有分布。

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青蒿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20世纪 70年代其提取物青蒿素的发现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价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治疗恶性疟疾的唯一真正有效药物”,誉为“东方神药”。青蒿素类药治疗疟疾效果明显,不仅是我国目前唯一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按西药标准研究开发的中药,也是我国仅有的两个被收入世界药典的中药之一。自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复方蒿甲醚等作为替代奎宁类的抗疟推荐用药以来,极大地促进了青蒿素的需求。三峡地区青蒿种质资源丰富,以该地区青蒿为原料生产的抗痢疾药物占全世界的80%。随着青蒿素类药品用量的增加,野生黄花蒿植物资源已经匮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近年来青蒿种植业在三峡地区得到了迅猛发展。

黄花蒿以干燥地上部分入药,于秋季花盛开时采割,除去老茎,阴干。《中国药 典》(2010年版)以“青蒿”药材名称收载,具有清虚热、除骨蒸、解署、截疟、退黄之功效,用于治疗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症。

以上内容摘自余甘霖、沈力主编的《长江三峡中草药资源》,仅作为学习研究交流使用,严禁转载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