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雪梅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朴梅花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是指在婴儿期或新生儿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胆汁生成、分泌、排泄障碍,使得从正常胆汁排泄的物质,比如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不能从胆汁排泄了,存留在血液、肝脏组织以及肝外的组织中。
肝脏疾病、肝脏以外的疾病,都有可能会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病。
首先是感染性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病毒最常见的是巨细胞病毒,还有风疹病毒、呼吸道肠道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后引起肝脏损伤,导致胆汁淤积。细菌导致的全身感染,比如败血症、脓毒血症,还有泌尿系感染、梅毒等;寄生虫感染,比如弓形体病等,都可以导致胆汁淤积。部分感染为先天性,即在子宫内即已发生。另一些则为产时感染,经由产道在生产过程中传播。此外,还有产后感染的情况,若母亲感染巨细胞病毒,在哺乳过程中可能将该病毒传染给婴儿。
第二,先天肝胆系统解剖异常,比如最常见的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总管结石、新生儿硬化性胆管炎;另外还有一些遗传性疾病,比如Alagille综合征、Caroli综合征,肝胆系统发育异常引起胆汁淤积。
第三,遗传代谢性疾病,比如Citrin缺陷病、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酪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病等代谢性疾病,可以导致胆汁淤积。
第四,早产儿体重非常轻,可能要给予肠外营养,也就是静脉营养,输营养液的时间超过两周,容易导致胆汁淤积。
第五,药物引起肝脏损伤;第六,肝脏以外的疾病,比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垂体功能减退症;第七,恶性疾病,比如新生儿白血病、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可以引起胆汁淤积。
第八,做了全面检查,目前还没有找到病因,称之为特发性胆汁淤积。
总体来说,在我们国家,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首先要关注,要考虑的病因是感染、胆道闭锁、遗传代谢性疾病,这三种因素比较常见。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有几个特点。
首先新生儿或小婴儿表现为黄疸持续不退,该退的时候不退,或黄疸正常消退后,过一段时间又出现了,且逐渐加重。黄疸是最主要的一个表现。
第二,大便颜色变浅。正常婴儿的大便是金黄色或黄绿色的,如果大便颜色是黄白色、灰白色,甚至是陶土色,要高度警惕胆汁淤积。
第三,尿色加深。尿液特别容易把尿布染上颜色,而且不容易清洗掉。
第四,血生化检查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转氨酶升高。查体可以发现肝脏肿大或质地有改变,有的同时伴有脾脏肿大。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等这些物质不能正常排泄出去以后,存留在肝脏会引起胆汁性肝硬化,时间长了肝功能就会损伤,损伤越来越重,最后发生肝功能衰竭。
第五,少部分孩子有皮肤瘙痒,因为年龄太小,可能皮肤瘙痒的症状不是很明显,稍微大一点儿的孩子可以有明显的皮肤抓痕,瘙痒很明显。另外胆固醇不能从胆汁中排泄出去,引起血液中胆固醇增高,皮下会形成黄色瘤。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主要表现是黄疸严重且持续不退,新生儿或小婴儿黄疸持续不退,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来医院就诊,明确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急性重症期要静脉用一些利胆、保肝的药物,利胆药物主要是促进胆汁分泌、排泄,减少肠肝循环,减少胆汁酸的再吸收利用,也可以保护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等,胆红素、转氨酶明显下降后可以改成口服。另外中药在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中也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可以退黄、保护肝脏、抗病毒等。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病因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病毒感染引起的需抗病毒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需抗生素治疗,应选用在胆汁中浓度比较高的抗生素。
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胆汁淤积,因为是基因的问题,特别强调早期诊断,有些疾病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治疗,能得到临床缓解,比如酪氨酸血症的孩子,要吃含苯丙氨酸、酪氨酸低的奶粉;半乳糖血症的孩子,要吃不含乳糖的特殊奶粉,饮食要避免乳糖的摄入;Citrin缺陷病的孩子,要选用不含乳糖,含有高中链脂肪酸的奶粉,通过饮食调整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当然有一部分遗传代谢性疾病没有办法饮食治疗,可能预后要差一些,肝功能越来越恶化,最后发生肝功能衰竭,只能做肝移植。
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补充甲状腺素,补充相应的激素后,治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肝胆系统解剖异常引起的胆汁淤积,比如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需要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对于先天性胆道闭锁至关重要,若误诊或诊断延迟,可能会错失手术时机。当前推荐在出生60天内进行诊断,并及时实施经典的肝门空肠吻合术(即葛西手术),部分患儿接受此手术后效果较好。然而,若诊断较晚,如在出生4个月后,患儿可能已经发生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严重受损,从而失去接受葛西手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