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可治的罕见病,但容易误诊误治!

中华医学会
原创
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作者:樊东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胡文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是一种少见的、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的慢性多局灶性脱髓鞘性神经病。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在1982年由Lewis首次提出,1988年由Pestronk等首先命名。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多局灶性、不对称性的肢体无力,其电生理特点是节段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是一种获得性以脱髓鞘损害为主的运动神经病,感觉神经几乎不受影响。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各个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好发年龄为20-50岁。本病主要影响肢体,开始可以是一侧上肢起病,也可以是一侧下肢起病,然后慢慢影响到其他肢体,进行性发展,逐渐影响到更多部位。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早期明确诊断后,经过积极治疗是可以好转、治愈的。如果一年、两年,甚至三年,都没有明确诊断,没有给予正确的治疗,可能会致残,因为神经损伤具有不可逆性。这种损害虽然进展缓慢,但毕竟在逐渐往前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进行治疗,很难完全恢复正常,可能影响走路,最后甚至坐轮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当然,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主要影响肢体,不至于威胁生命。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自身免疫介导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只是更多地局限在周围神经,本质是由于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发病比较隐匿,表现为缓慢进展的非对称性肢体无力,以上肢受累最多见,表现为手部肌肉无力,比如拧瓶盖拧不开,病程至少在半年以上。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其他肢体无力和肌肉萎缩。一般不影响延髓和脑神经支配的肌肉,多数患者没有感觉障碍或感觉障碍很轻。所以,在临床上很多患者被误认为是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俗称的渐冻症。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具有散在、多灶性的特点,所谓多灶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交叉性的特点,交叉是它的一个很典型的临床表现,比如左侧上肢、右侧下肢起病;先后起病,比如一侧上肢先起病,然后对侧下肢再起病。

运动神经元病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为肢体僵硬、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而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没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只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运动神经元病虽然诊断标准一定要有上、下运动神经受损,但是有一些患者在早期,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并不明显,随着病程发展,可能半年、一年、两年以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才慢慢表现出来。所以在早期阶段,诊断是不是运动神经元病有一定的困难。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经治疗以后有效,可以治愈,但是如果诊断不明确、治疗不及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会进行性发展。而运动神经元病到现在是一个不可治愈的疾病,虽然可以控制,但是没办法完全治愈。所以考虑运动神经元病的时候,一定要与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进行鉴别。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查体、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和脑脊液抗神经节苷脂抗体(GM1)IgM阳性,可见于部分患者,不是所有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患者都会阳性;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患者一般脑脊液白细胞正常,蛋白可有升高或正常;对于多发性单神经病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多种化验检查,如血沉、ANCA、ANA、ENA、甲状腺功能、ACE以及肿瘤筛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诊断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最重要的是电生理检查,主要是做肌电相关的电生理检查,一是肌电图,二是周围神经传导测定,检查肌肉本身有无改变,测定支配这个肌肉的周围神经有无改变。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典型的传导阻滞表现是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诊断的一个关键证据;电生理上发现多灶的特点,有多个部位的局灶性脱髓鞘,对诊断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