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最近身边很多人感冒了,我都咳嗽了,你有什么可以推荐的止咳糖浆吗?
冰海:其实我并不推荐止咳糖浆。当然如果你真的喜欢,我也不反对。但是我没有什么好推荐的,我从不需要止咳糖浆。
牛牛:为什么?我从小就喝止咳糖浆,效果还不错啊。
冰海:从小?小孩子就更不能用了,2017 年初我国食药监局就出了一份公告[1],要求修订含可待因药品的说明书,主要内容是禁止 12 岁以下的儿童和哺乳期妇女使用。
牛牛:人家说的是含可待因的药,止咳糖浆含有可待因吗?
冰海:我们来看看止咳糖浆强力枇杷露的说明书。注意成分栏中有罂粟壳,它包含了可待因。
牛牛:原来如此,也许 12 岁以下的孩子并不合适,大点的还是能用的。
冰海:但是上面的公告出来后一年九个月后,食药监局又对公告进行了修订,这次说 18 岁以下都不能用[2]。
牛牛:那就是青少年和儿童不能用呗,修订药品说明书也很正常。可能含量不高,谨慎起见未成年人有危险,但成年人一般都还好。
冰海:要指出的是,食药监局的修订并没有针对剂量,不是说成年人可以喝两勺,小孩子喝半勺。
牛牛:这你就太苛刻了,成年人也只是偶尔喝一下,多大事儿啊。
冰海:我基本上同意这个看法,偶尔喝一下问题不大。但事情还是要搞明白的。可待因是一种“鸦片类药物”,是存在于罂粟中的生物碱,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的镇咳成分,相较于其他镇咳成分,它临床疗效可能更好。但 2015 年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已经发布公告,将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溶液剂、糖浆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牛牛:虽然听上去够可怕的,但正所谓“是药三分毒”。
冰海:“是药三分毒”只是民间口号,科学上来说还是需要检验药物剂量和毒性的关系。你注意了没有,药品说明书上写着“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而《中国药典》2015 版 “罂粟壳”项下的使用注意标明了“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孕妇及儿童禁用”。懂?这里还有一个知识,咳嗽只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本身,许多疾病都会导致咳嗽,例如肺炎、肺结核等等。所以,经常喝这类止咳糖浆肯定不行,偶尔喝也需要谨慎,最好是遵医嘱。
牛牛:最常见的咳嗽原因还是感冒吧,总不至于一咳嗽就去看医生吧?
冰海:是不至于。但是注意,盲目服用止咳糖浆能掩盖症状,但是其实疾病本身没有得到治疗。而且如果你是感冒引起的咳嗽,那么感冒就是自限性的疾病。就算你不喝止咳糖浆,咳嗽也会好起来。你为了这个吃下“罂粟壳”,即使不多,真的划算吗?我不知道,我不推荐。
牛牛:我不服,也有不含可待因、罂粟壳的止咳药吧?大不了我用网红日本药“龙角散”怎么样?
冰海:我也不推荐。事实上,早在 1987 年,FDA 就提示了龙角散说明书上宣称的止咳效果涉嫌夸大宣传,缺少医学证据[3],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年它又成了网红产品,龙角散在中国的销量可能都超过了它在日本本土的销量。真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
牛牛:我不服,有风险的东西就一定是不能用的吗?按你这么说,什么药都不能用了。
冰海:这取决于风险与收益是否成正比。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能起到很好的止咳作用,为什么要用危险的药物呢?
牛牛:这一点我还是基本同意的,“药补不如食补”嘛。
冰海:求求你了,别再用这种俗语来认知世界了。我所说的止咳产品,有蜂蜜,玉米糖浆,甚至是棒棒糖。总而言之,关键在于“糖”。
牛牛:糖就能止咳吗?
冰海:别看糖朴实无华,但吃糖可是一种很有效的止咳方式。咳嗽时含一块硬糖,不断吞下的糖浆可以在喉咙部形成保护层,减轻对喉咙的刺激从而缓解咳嗽。你想想,蜂蜜比那些止咳糖浆更便宜,风险也低。还有像什么冰糖雪梨止咳,甚至烤橘子止咳等等,都是与此相似的原理。不过要注意,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千万别用蜂蜜。
牛牛:有一年冬天,你好像咳嗽的很严重,然后天天叼着根棒棒糖……原来如此。
信源:
[1]
https://www.nmpa.gov.cn/directory/web/nmpa/xxgk/ggtg/ypshmshxdgg/20170104165001963.html
[2]
https://www.nmpa.gov.cn/directory/web/nmpa/xxgk/ggtg/ypshmshxdgg/20180906165801678.html
[3]
https://quackwatch.org/cases/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