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我以永逝的爱人之名,命名海上最美的生物

果壳自然
探索万物之美,守护自然的丰富、独特与永恒。
收藏

对于恩斯特·海克尔来说,1864年2月16日本该是他人生中快乐的一天。这一天是他的30岁生日,德国国家科学院还在这一天给他授予了最高奖项科索涅斯奖(Cothenius Medal)。但上天似乎要给这位久负盛名的科学家开个大大的玩笑,同样是在这一天,与他结婚仅一年半的妻子因为一场急病而永远地离开了他。

恩斯特·海克尔和他的妻子安娜·赛丝 / Ernst Haeckel

一段凄美的爱情

安娜和海克尔相识于1852年,当时海克尔只有18岁,安娜只有17岁,两人很快就堕入了爱河。后来由于出色的放射虫研究,海克尔被委任为耶拿大学的教授,并担任动物学博物馆的主任。经济上稳定后,海克尔和安娜结婚了,并去了阿尔卑斯山脉度蜜月。夫妻两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然,诗歌、艺术,科学,还常常一起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

海克尔在耶拿大学的办公室 | Gerbil / Wikimedia Commons

但这段美好的婚姻在海克尔30岁生日那天戛然而止。海克尔对于安娜的去世悲痛万分,乃至在安娜去世后的一周里,他或是昏迷不醒,或是精神错乱,胡言乱语。安娜的去世彻底摧毁了海克尔心中的宗教和神,让他更加坚定地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了给自己一个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海克尔开始沉迷于工作当中,包括进行野外调查、演讲著书、宣传进化论等,但对安娜的思念总是不时回来。

以安娜之名命名的放射虫 Dictycodon annasethe / Ernst Haeckel

海克尔将他对于妻子的爱融入进了对科学与艺术的追求之中,以妻子之名为三个新物种进行了命名。一种是他在做深海放射虫研究时命名的一种放射虫Dictycodon annasethe,一种是他在地中海海边遇见的水螅(xī)水母。在海克尔眼中,这种水母的触手像极了安娜的头发,因此将它命名为Mitrocoma annae,意思是“安娜的发带”。而最后一种以安娜之名命名物种是一种钵(bō)水母:安娜赛丝霞水母(Cyanea annasethe)。

“安娜的发带” Mitrocoma annae / Ernst Haeckel

安娜的水母,美丽而罕见

第一份安娜赛丝霞水母的标本是海克尔的堂兄从非洲南部的海岸采集到的,并把这份标本保存在了一罐酒中寄给了海克尔。当这份水母标本从遥远的非洲到达海克尔手中时,原本优雅飘逸的水母早已变成了皱巴巴的标本。即便如此,海克尔还是从这份标本得到了足够的信息,绘制了一幅安娜赛丝霞水母的图版。

中间这只最大的水母就是安娜赛丝霞水母 / Ernst Haeckel

这张图版中央最大的那一只水母就是安娜赛丝霞水母的整体图。在海克尔的笔下,这只安娜赛丝霞水母标本重新焕发生机,身体中间蓝色的口腕与金黄色的性腺相互搭衬,犹如公主的裙摆,而它那长长的触手则如同安娜的秀发一样自然流淌。

毫无疑问,这只美丽的水母蕴含了作者对于妻子的思念。1899年,晚年的海克尔在整理之前的画作、出版那本著名的《自然界的艺术形态》时,对安娜赛丝霞水母这样写道:“我用安娜的名字命名了这种最可爱也最有趣的水母,希望我对安娜的思念可以永恒不朽。这位才华横溢、善解人意的妻子,我和她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海克尔的代表作《自然界的艺术形态》,展示了自然界中繁复而完美的对称构造 | Ernst Haeckel

安娜赛丝霞水母的学名现在已经由最初的命名Desmonema annasethe更改为了Cyanea annasethe。海克尔最初为之命名的那只标本现存于德国耶拿大学的系统发育博物馆(Phyletisches Museum),这个博物馆由海克尔成立,主要展示生命的进化史、科学和艺术的融合等内容。2019年,为纪念海克尔逝世100周年,博物馆再次展出了这只蕴含馆主思念的安娜赛丝霞水母标本。此外,人们还为安娜赛丝霞水母做出了标本模型。

安娜赛丝霞水母的标本、模型与图版一同展示 / Jan-Peter Kasper

但奇怪的,人们后来再也没有在野外发现安娜赛丝霞水母,就连生物学家们也在疑惑,究竟是因为只安娜赛丝霞水母标本只是其他种类水母的幼年形态,还是因为这种水母太过稀有,以至于我们不能发现它们。

但不管怎样,神秘而又美丽的安娜赛丝霞水母就这样消失在浩瀚的海洋中,就像是海克尔与安娜的爱情一样,美丽而又不可再得。

令人烦恼的霞水母

虽然安娜赛丝霞水母异常罕见,但在我国海域分布着与其同属的其它4种霞水母,分别是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发状霞水母(Cyanea capillata)、棕色霞水母(Cyanea ferruginea)、紫色霞水母(Cyanea purpurea)。

发状霞水母,又称狮鬃水母 | Dan Hershman / Wikimedia Commons

这些霞水母与安娜赛丝霞水母同样拥有着细长而又密集的触手。作为伏击型捕食者,霞水母并不是通过调整自身的游动状态来增加与猎物的相遇几率, 而是通过触手的伸张来拓展摄食空间。这些触手组成一张致命的天罗地网,等待着海水里的浮游动物自己送上门来。

海里的狮子正向你游来 | SailRockDailyNews / Youtube

与安娜赛丝霞水母的罕见截然不同的是,自20世纪末以来,霞水母在我国海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甚至在一些年份会出现暴发的现象,对当地的渔业、旅游业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

以白色霞水母为例,白色霞水母和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越前水母(Nemopilema nomurai)并称为我国三大致灾水母。由于霞水母食性广泛,仔稚鱼、虾蟹、贝类的浮游幼体、乃至其他种类的水母均为其捕猎对象,其大量出现会对渔业资源造成破坏。比如本世纪初,霞水母在渤海等海域暴发,致使当地海蜇产量减少了80%。

海蜇也是一种水母 | Bill Abbott / Wikimedia Commons

对于我们普通群众,那些长可达两米的触手意味着我们在海边游玩时,可能还没看清楚水母在哪里就已经被蛰到了。由于霞水母在我国水域分布广泛,所以每年都会发生多例霞水母蛰伤的事件。如果被蜇到也不要慌忙,参照我们之前写的另一篇文章 <被水母蜇伤,用尿冲是绝对不行的> 中的水母蜇伤应对措施有序处理即可。

如今除赤潮之外,水母暴发所导致的灾害是最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害。鉴于水母暴发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启动了一系列项目对此展开调查。结果表明,除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外,人类的活动诸如修建沿海建筑设施、过度捕捞渔业资源等也是促使水母暴发的原因。所以很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行为,导致我们受到了更多来自水母的伤害。

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仍值得我们好好思考/Zachary Spears | unsplash

因此,当我们再一次审视海克尔的插图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大自然虽然美丽,但也危险,我们应该抱有更多的敬畏心来与自然相处。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